近日,苏州科技大学与中国企业500强河南神火集团共建的可再生能源研究院揭牌,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唐叔贤带领团队深入企业,调研瓦斯抽采和发电、碳排放和碳交易等情况,为校企...
近日,苏州科技大学与中国企业500强河南神火集团共建的可再生能源研究院揭牌,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唐叔贤带领团队深入企业,调研瓦斯抽采和发电、碳排放和碳交易等情况,为校企合作和关键技术联合攻关作好准备。
这段校企合作的故事,正是观察苏州科技大学“人才强校”战略的生动取景框。这些年来,这所深耕苏州、部省共建的高校,立足国家战略和地方发展所需,加速建设高水平人才梯队。眼下,已有不少人才和团队崭露头角,活跃在科学研究、产业创新一线。
引才既要速度也要匹配度
时至今日,卢豪仍记得应聘时的场景。
2016年12月的一天,天气已经有些寒冷,刚刚留学回国的卢豪,来到材料科学与器件研究院面试。一场推心置腹的畅谈,改变了他当时犹豫的念头。
“原本还有些不确定,但是和学校谈过、看过场地之后,我当即就决定要留在这里。”卢豪说,当时虽然研究院还在筹建,但无论是超强的院士团队阵容,还是完备的科研平台,抑或是给力的支持政策,都符合他的期待。
以最大诚意引才聚才,是这几年苏州科技大学的常态。“一流的人才队伍,是建设江苏高水平大学、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发展的关键力量。”苏州科技大学相关负责人说,学校上下早已形成共识,要以人才带动学校方方面面的提升,激活发展“一池春水”。
海外人才见面会,优秀青年学者论坛,人才座谈会,校领导一对一高层次人才联系机制……从一揽子举措中可以深切感受到,这些年,苏州科技大学正铆足干劲深挖多方资源,拓展人才“朋友圈”,为学科建设、创新创业加速招引优质人才。
急切并不意味着盲目,学校在加速引才的同时,也注重人才与产业的匹配度。“我们是一所工科为主的高校,人才培养必须与产业需求高度融合,才能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服务国家战略。”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胡伏原说,学院围绕现代电子技术、智能优化与控制、人工智能及应用、电气工程、网络安全等方向精准引才,人才结构不断优化。
被苏州科技大学满满诚意打动的人才并不在少数。这五年来,苏州科技大学全职引进包括院士在内的国家级人才12人,优秀青年人才500余人。3名中国科学院、欧洲科学院、加拿大工程院院士进校后,自主组建科研团队,设置学科方向,并深度对接地方产业。由学科领军人才、方向带头人、团队负责人、学术骨干和青年人才等组成的人才库逐渐充盈、梯队逐渐完善、架构更为清晰。这些人才从各地奔赴而来,在科学研究、产业创新等领域,一展抱负与才干。
人才的集聚,为学科建设带来活力。在年仅“四岁”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李长明领衔的储能电池材料与技术团队,唐叔贤院士领衔的绿色氢能材料与技术团队等正在埋头攻关。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常务副院长郭春显介绍,在超强阵容的带领下,目前学院所支撑的工程学、化学、材料科学3个学科已进入全球ESI前1%学科,省生化传感与芯片技术工程中心等3个省部级科研平台、省“十四五”首批引智平台已建成。
多元平台托举人才成长
入职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不久,张金磊就遇到了一道难题。他所研究的铁性材料及存储器课题,具有全球前沿性、原创性。尽管已经有了思路,但是由于缺少引领和指导,研究一直不成体系。
“如果没有经验深厚的老师和同事分享经验,或许要经过很多年的摸索。好在学院和团队给了充足的支持和信任,为我提供经验、建议。”张金磊始终记得,有段时间,他一直守着实验设备,团队负责人就陪他一起在实验室讨论到凌晨两三点。
经过五年的打磨,张金磊进入成果产出期,在《Nature》子刊连续发表两篇标志性成果。张金磊还即将前往丹麦奥胡斯大学,同国外科学家开展科研合作。
像张金磊一样,许多人才在成长过程中都会面临教研、资金等方方面面的考验,光靠单打独斗很难克服。“青年人才有创造力、有想法,我们等得起,也愿意等。”在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姜昱丞看来,让人才放开手脚创新创业、实现价值,宽松的学术氛围与全生命周期的帮扶支持,缺一不可。
这样的理念,在苏州科技大学的人才培养实践中可见一斑。
缺经验?苏州科技大学将人才放在团队中磨练成长。学校五年来引进的500余名优秀青年人才,分布在了按需零碳供能、生物传感芯片、集萃微纳智能、人形机器人等科研团队,在团队中理清方向、获得成长。
缺资金?苏州科技大学搭建了地震模拟振动台实验室等平台,引入高水平的实验设备,为教师开展课题、科研提供完备设施。同时,还定期举行各类人才工程申报辅导会,保障重点人才心无旁骛搞科研。
缺平台?每个老师的特长不一样、需求也不一样。苏州科技大学健全分类培养与评价通道,完善“钟秀学者”顶尖人才培育计划、教职工职业续航力提升计划,鼓励人才通过境外研修、脱产业界研修等扩大视野。
关爱人才、尊重人才,知人善任,这是卢豪的深切体会。在学校的牵头下,卢豪去年起开始参与商务部发展中国家中国援助项目研修班。不久前,他结束塔吉克斯坦学员的带班之旅,得到了商务部的高度评价。
有的深耕讲台,有的埋首科研,有的专注产业化,教师们深耕各赛道,用行动诠释职业理想。近两年,学校自主培育发达国家院士2人、国家级青年人才1人、省杰青2人、省优青4人,在《Nature》正刊发表标志性成果。
校地双向奔赴故事越来越多
人才不仅是学校发展、学科建设的生力军,也是地方产业、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强大脑”。如何让人才更好融入地方产业大局?
“身份在学校、创新创业在地方”的模式,正是苏州科技大学的创新之举。通过组建企业服务团、校企合作研究院等,苏州科技大学充分调动人才参与技术攻关、投身地方建设。“地方有需求,企业有需要,高校有技术,这样的模式,能够让更多成果从高校实验室走向市场、产业一线,实现多方共赢。”苏州科技大学相关负责人说。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助理吴征天的经历印证了这样的说法。2015年,吴征天加入学院后不久,就来到苏州朗捷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挂职在职博士后。“三年的实践,让我对企业的需求、应用技术更加了解。”吴征天说。他将这些经验运用于授课、课题研究中,先后入选IEEE Senior Member、省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省一流课程负责人,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3项。
与江苏省产研院合作,创新人才引用模式,助力“苏州制造”向“苏州智造”全面转型升级;成立中马(苏州)集成电路产业学院,为地方集成电路产业自主创新贡献力量……学校与地方、企业搭建的各类平台,为老师们提供了大展拳脚、实现价值的舞台。
来自苏州科技大学的人才团队,将科研成果写在了中国大地上。商学院与凯美瑞德、创元期货等建立合作关系,并依托学校企业服务团和智库平台对接相关部门,为地方政府、企业提供靶向性的对策建议。近五年,商学院完成并被政府相关部门采纳的决策咨询报告达百余篇。
唐叔贤院士领衔绿色氢能材料与技术团队,联合省氢能产业技术创新中心获批“苏州市氢能创新联合体”,在姑苏实验室建起氢能“院士工作室”。团队还与固德威共建江苏省院士工作站,构建起了离网光伏电解水制绿氢系统,让氢气无须提纯即可达到99.98%以上。目前已有多家中国500强企业有意引入该项技术,签订横向科研经费超过2000万。
在苏州科技大学,人才如同一粒粒种子,扎根土壤、发芽开花、结出果实,反哺着学校和地方。苏州科技大学相关负责人说,将继续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为学校建设江苏高水平大学和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本报记者 陈悦勤 通讯员 徐燕华)
来源:《新华日报》 2024年09月20日 第20版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4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