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将进一步探索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有效统筹,在盘活校内资源基础上,因地制宜充分开发区域资源,规范利用社会资源。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5月17日下午,在北京市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质量提升工作会上,来自北京实验学校(海淀)的师生身穿古香古色的传统服饰,用歌唱、舞蹈等多种表演形式生动演绎了春季乡村的繁忙景象。整个节目都是该校师生利用课后服务时段开设的学科融合课程完成的。
记者从会上获悉,北京“双减”三年来,全市课后服务工作已实现了所有义务教育学校、所有工作日、对所有有意愿的学生三个“全覆盖”,并在连续两年的全市课后服务案例征集活动中收到优秀案例300余篇。
课后服务已实现“三个全覆盖”
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市教委副主任王攀,北京教科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冯洪荣出席会议,部分市人大代表,全市各区教委、教育研究部门负责人、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代表共400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上,王攀指出,“双减”工作三年来,全市各区各校遵循“大减法、小加法”的思路,有效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激发学校育人活力,大力提升优质教育服务供给水平,切实走在了科学提质的高质量发展道路上。一是尊重学生发展需要,实施科学供给。二是采取一体化实施策略,课内课后有效衔接,优势互补夯实育人基础。三是加强多元协同,凝练育人优势,推动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四是优化整体运行机制,提升学校治理效能,加速学校治理方式转型。
据悉,三年来,北京市课后服务工作实现了所有义务教育学校、所有工作日、对所有有意愿的学生“三个全覆盖”。
同时,各义务教育学校在课后服务方案制定中,充分听取家长和学生的意见;培优补缺和个性答疑在课后服务中普遍开展;课后服务成为不少学校教科研活动、学术交流展示的重要内容,在连续两年的全市课后服务案例征集活动中,收到优秀案例300余篇;全市各校初步形成了课后服务的学校文化特色或课程活动特色,教育集团、学区有效统筹优质课后服务资源,积极吸纳校外资源支持课后服务工作,进一步丰富资源供给。
因地制宜盘活资源,课后服务撬动育人新变革
当天,东城区、西城区、海淀区教委负责人代表全市课后服务工作质量提升区域协作体进行工作经验交流,通州区教委、中国音乐学院附属北京实验学校、怀柔区九渡河小学、北京教科院通州区第一实验小学校长、教师及家长代表进行圆桌论坛交流,分享区校开展课后服务工作的鲜活经验。
爬树、射箭、橄榄球、掐丝珐琅……九渡河小学校长于海龙介绍,作为一所山区小学,学校聘请当地百姓成为“乡村教育合伙人“,辅助教师实施课程,同时发挥联盟校资源优势,邀请名师大家进校园,也充分利用农村特点,开设了30多门课程。
课后服务内容越丰富,学校教师的投入就会越多。如何优化学校管理,为教师的生活教学和专业发展提供更有效的支持和保障?在圆桌讨论环节,中国音乐学院附属北京实验小学书记刘世涛介绍了该校实行的弹性工作制,将教师的时间划分为核心时间和弹性时间,其中,弹性时间包括早看管、早锻炼以及课后服务和延时托管时间。“第一节课正副班主任老师协调好,没有硬性任务的老师可以推迟一个小时上班。”刘世涛表示,学校同时增加了“存休奖励”,并设置了管理责任制、考勤负责制和审核审批制,同时强调“必要请假”,“不为了调休而调休。”
“在学校参与陆地冰壶课,教会了我如何与他人合作、如何在竞争和友谊中找到平衡;剪纸和绘画让我更加喜欢色彩创意,同学们经常夸我心灵手巧;五子棋和魔方是我最喜欢的课程,魔方既可以动手又可以动脑,五子棋教我学会了运筹帷幄”……在交流展示环节,北京教科院通州第一实验小学的学生们分享了自己在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课程中的收获。
在王攀看来,“高质量的课后服务不仅要学足学好,还要善于打破单科供给,推动构建新型师师、师生、生生、校内校外关系和家校社协同育人共同体,这也体现了课后服务新质生产力的要求。”他指出,各区和学校应借助课后服务这一学校发展、教师发展的新契机,撬动教学、管理、评价、资源、教师发展等多方面变革,促进学校由聚集资源求发展,向结构性的解决体系问题转变。
未来,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将进一步探索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有效统筹,在盘活校内资源基础上,因地制宜充分开发区域资源,规范利用社会资源。依托学区、集团、城乡共同体等多种教育供给模式,促进课后服务师资、场地、课程、活动等资源的流动共享,实现跨校、跨年级、跨学段、跨学科的资源融通。
此外,还将推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课后服务管理与教育方式创新,利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为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提供有效支撑。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4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