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港口航运管理专业群现有港口与航运管理、集装箱运输管理和水路运输安全管理三个专业,形成了水陆并举,优势互补立体化的港航人才培养专业群。专业群秉承立德树人宗旨,坚持“立足港...
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港口航运管理专业群现有港口与航运管理、集装箱运输管理和水路运输安全管理三个专业,形成了水陆并举,优势互补立体化的港航人才培养专业群。专业群秉承立德树人宗旨,坚持“立足港航,面向蓝色经济”的专业群发展理念,致力培养高素质港航技术技能人才,助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高质量发展。
专业群师资力量雄厚,拥有包括国家级、省级、市级教学名师在内的“双师型” 教学团队,是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创新团队。成立港口经济与航运研究所,赋能港口转型升级。近年来,获得省部级以上教科研立项9项,发明专利6项。发挥山东省港口集团办学优势,开展培训和社会服务,累计培训万人以上。
专业群现有学生600余人,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学生参加全国竞赛取得优异成绩。通过订单班、冠名班和学徒制培养,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毕业生的职业素养、专业认同、职业技能受到社会普遍赞誉。毕业生遍布全国主要港口航运企业,包括青岛华商投资发展促进会主席、外轮理货专家、山东省技术能手、“振超团队”“连钢创新团队”核心成员等港航人才。
专业简介
1、港口与航运管理
国家级专业
本专业是国家骨干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省特色专业、省优质校重点建设专业、省产教融合示范专业,全国职业院校交通运输类示范专业点、市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牵头开发省级专业教学指导方案,主持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全国港口理货1+X证书牵头培训单位。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创新团队,拥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
专业面向国内外港口、航运、货代、船代等企业,培养能够适应港口与航运生产、管理、服务一线需要,具备码头和船舶策划、现场理货、船舶调度、箱务管理、货运销售、租船操作、单证操作、船舶代理等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能胜任计划调度、现场理货、单证操作、国际通关、船代外勤、箱务管理等岗位,具有创新精神和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优越的办学条件
举办方山东省港口集团2023年港口货物吞吐量稳居全球第一位,集装箱量超越新加坡港,位居世界第二位,拥有世界领先的港口管理技术和经验。
建有全国唯一的码头远程实境实训室以青岛港前湾港区为蓝本搭建全货种、多动能、立体、动态沙盘。
全国唯一的港口远程视频系统可以随时调阅山东港口青岛港所有生产视频信号,以码头真实生产场景作为教学资源,在全国范围内只有本校可以做到。山东省港口集团成立以来,整合山东青岛港、日照港、烟台港、威海港、潍坊港、滨州港、东营港,未来,系统可调阅山东省所有港口的生产视频。
专业还拥有3D地理仿真实训室、班轮经营模拟仿真实训室、不定期船经营模拟仿真实训室、货运代理模拟仿真实训室等多个校内仿真实训室,以及山东省港口集团、青岛远洋大亚物流有限公司等多家校外实习基地。
雄厚的师资队伍
专业团队由全国优秀教师刘祥柏教授领衔。教学团队为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创新团队,多位成员入选山东港口青岛港战略规划部港口经济与航运物流研究所研究员,从事港航战略研究,引领行业发展。选派优秀教师赴加拿大、美国、德国、韩国、新加坡等地学习先进的专业技能和教学技术,提升整体教学水平。
理实一体的“金课”
专业课程体系对接支撑智能理货和航运管理岗位群职业能力要求,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全面融入船舶代理、集装箱多式联运、港口理货、海运保险、船舶配载等行业企业案例,将港口智慧物流、集装箱智能理货、原木智能理货、数字船图、理货数字看板等行业前沿动态引进课堂,《国际船舶代理业务》《货物学常识与实务》等精品在线课程10门。
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将行业企业新模式、新业态、新流程、新工艺等引入进教材,将专业教育教学中的最新理论成果、最新实践收获等编著进教材,使教材与实际相联系,使学生掌握真才实学。所编教材在行业内享有盛誉,广泛被同类院校、行业企业选为授课及培训教材。2023年编写的港口理货职业技能等级认证教材获评国家规划教材。
优质高端就业
毕业生主要就业于山东省港口集团下的青岛港、烟台港及宁波港、大连港等大型港口企业;港口企业、货代公司的境外业务岗位,主要在东南亚、南亚、中东、北非、欧洲等地驻外工作,负责境外港口运营、货运通关等工作。月薪万元以上,就业需求持续增加。
专业负责人:史老师 咨询电话:15275228121
2、集装箱运输管理
突出的专业优势
集装箱运输管理专业是央财支持骨干院校重点建设专业群,省优质校重点建设专业群,青岛市重点建设专业。自2003年招生以来,为全国港航行业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实习实训、社会服务等方面独具优势,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专业影响力不断提升。
专业培养掌握现代港口运营、集装箱船舶管理、集装箱码头操作、箱务管理、单证操作、市场开发等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能胜任班轮调度、集装箱理货、集装箱码头计划、单证操作、商务管理等工作,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本专业拥有包括国家级、省级、市级教学名师在内的“双师型” 教学团队,获得学院黄大年式教学团队称号。教师职称全部在中级以上,具备高级职称的教师比例达66%,具备硕士以上学位的专任教师比例达89%。通过教师“卓越工程”计划、“双师素质”提升计划、专业带头人培养计划、兼职教师队伍建设计划,加强师资队伍培养,打造了德技双馨、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
独特的教学优势
发挥山东省港口集团企业办学优势,利用集团师资、设备等各种资源,学校港区翻转教学,把码头搬到课堂,把课堂延伸到港区。联合山东省港口集团建成自动化码头实训室,全国院校领先的码头远程实境实训室,实现教学与生产现场零距离融入互联网战略,搭建“空中课堂”。山东省港口集团码头生产视频信号通过互联网引入课堂,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实时互动。建成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9个,港口作业现场作为教学课堂,借助企业丰富的业务资源和优秀的业务专家,开展形式灵活多样的现场教学,使课程教学与码头生产实际接轨,学习先进实用的技术技能,提升职业素养。除了满足正常的实践教学以外,每年还承担了企业员工培训、技术比武、技术研发等社会服务项目。
强大的服务社会能力
发挥港航人才培训基地作用,立足港航、行业辐射,连续多年为全国港航企业开展培训。依托物流及集装箱运输业务国家师资培训基地,为学院开展师资培训,辐射带动同类院校专业建设和师资培养。为海南省、深圳市开展危险品管理培训;连续多年为山东港员工进行培训;参与中外理系统理货业务骨干培训、湛江港集团业务骨干培训、全国理货人员从业资格考试师资培训;参与全国港口集装箱业务人员培训班、为全国港口业务管理人员培训班授课。
依托港口经济与航运物流研究所,大力开展“产-学-研”合作,开展邮轮产业发展、世界一流海洋港口建设、青岛大宗商品价格指数的编制与预警研究等,为港口转型升级提供智力支撑。为交通运输部职业资格中心、山东海事局、山东港口青岛港等提供技术服务和业务咨询10余项,获“中国交通教育突出贡献奖”称号。
优质高端就业
毕业生主要面向山东省港口集团、浙江海港集团、福建港口集团等全国各大港口集装箱码头以及中国远洋海运集团、中谷新良海运有限公司等航运企业从事计划、调度、操作、商务管理等方面的操作及管理工作。作为一种先进的运输方式,集装箱运输在今后几十年内,仍无可替代,依然属于朝阳产业。
专业负责人:梅老师 咨询电话:15969806120
3、水路运输安全管理
专业水平高
水路运输安全管理专业为省级品牌专业群专业、青岛市职业教育“深蓝计划”涉海专业、校级重点专业,参与交通运输高等职业学校水路运输安全管理专业标准修(制)订。
专业面向水运行业的船舶管理、水上安全管理、海事服务、航运及港口、邮轮游艇等新兴行业企业,培养掌握现代海事业务处理、水上安全运输、货运组织与操作、企业信息化应用等基本知识与专业技能,能胜任船舶与船员管理、船舶与货运代理、船舶保险理赔、公司安全与质量体系管理、口岸船舶服务、航运企业管理和海事事务处理等工作,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诚信敬业的职业素养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课程设置优
专业的主要课程有:船舶与船员管理、水运综合英语、危险品运输管理、航运安全管理、海事法规、国际船舶代理、国际货运代理、远洋运输业务、海上货物运输、世界海运地理,同时开设专业拓展课程:船舶驾驶、船舶检验与维修、航运市场营销与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国际贸易实务、会计基础、邮轮运营管理、计算机绘图等。
师资能力强
专业拥有高水平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青岛市教学名师,国家级职业教育在线课程主持人,6名具有丰富实践经验、教学经验和培训经验的船长大副担任授课教师。引入国际先进专业课程和资源,开展境外船员培训和学分互认,提升国际交流与合作水平。团队成员获得省级以上教学比赛奖项3项。
实训条件优
专业拥有航海模拟器、航海仪器、智能语音、通讯导航、船员基本技能培训等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形成了理实一体、智能仿真、育训结合的实践教学基地。可开展海事英语口语实训、航海仪器操作训练、船舶通讯设备操作、船舶航运综合训练等。
就业方向广
毕业生主要从事船舶与船员管理、船舶与货运代理、海事检验、水上运输安全管理、邮轮游艇运营、集装箱运输等工作,也可从事航运企业内勤、船舶供应、船舶维修、海事服务等工作。
专业负责人:梁老师 咨询电话:18563959061
来源: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4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