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求助:读一年级的儿子喜欢狡辩,如看到他题目没写,便提醒他,可他一边写一边说:“我不是写了嘛!”他把牛奶泼洒了,却说:“是妈妈把牛奶弄倒了!”作为父母并没有骂他,可感觉孩子总是说出与事实...
家长求助:读一年级的儿子喜欢狡辩,如看到他题目没写,便提醒他,可他一边写一边说:“我不是写了嘛!”他把牛奶泼洒了,却说:“是妈妈把牛奶弄倒了!”作为父母并没有骂他,可感觉孩子总是说出与事实不符的话。该怎么引导?
南京市夏光清德育名师工作室支招:
孩子有时候喜欢与父母争辩,其行为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后天环境下逐渐形成的。有的家长会认为,孩子喜欢狡辩,懂得多,做得少,是不是德行出了问题?非也。其实,狡辩是儿童在某一个阶段必然出现的现象,是他们挑战权威、建立自我概念的必然行为。
那么,孩子为什么会喜欢狡辩呢?
首先,孩子感受到自己不够优秀。孩子一旦犯错,就会担心父母的责罚,于是通过争辩来维护自己的自尊心:“我不是写了嘛!”这样,就自以为卸下了责任,良好的形象重新得到了维护。这恰恰说明孩子是想上进的。
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叫“归因偏差”。即,人们习惯于把自己的成功归因于内部因素,如自身能力、后天努力等。然而,人在失败时会更多地归因于外部因素,把责任推诿给外界,让别人替自己“背锅”。这样,就把责任转嫁出去,问题减轻了,面子也保全了。这种归因,不是道德低下,而是一种自我保护的生理本能。
孩子规避责任,以避免父母的惩罚。没写作业,孩子知道自己做错了没有?是知道的,也是有愧疚感的。人有愧疚感的表现就是选择逃避,于是会不由自主地狡辩。当孩子选择狡辩的时候,父母就会认为孩子撒谎,于是说:“我明明都看见了,你为什么睁着眼睛说瞎话呢?”这样的话对于孩子教育没有半点好处。父母一味的斥责,会将儿童不断地推回错误的问题情境之中。父母多了“做错”的责备,少了“做对”的指导,也是推卸责任的表现。
其次,包办孩子的生活或不恰当的示范。有的家长见不得孩子吃亏,孩子与同伴发生一点点冲突,就第一个冲出来,想方设法为孩子找理由辩解,俗称“护短”。有的孩子忘带作业,不知道怎么处理,只是反复说:“我妈忘记收拾书包了!”还有的家长,当孩子小时候走路撞到桌角,就会边拍桌子,边念叨:“都是桌子不好,把宝宝绊倒了,打桌子!”画面感是不是很熟悉?这样的言行,使得孩子逐渐养成了一种遇事外推、从不反思的思维方式。
面对孩子狡辩,推卸责任,父母又该如何做呢?
一是遵循大脑运行机制,先处理情绪,再处理问题。有这么一句话非常有意思:撒谎是儿童智力发展的需求,狡辩是儿童独立发展的需求,只是方式和路径错了,但责任主要在大人,因为大人没有为孩子提供正确的路径,甚至把正确的路给堵死了,孩子只能选择撒谎或狡辩。
因此,父母要看到孩子的情绪和背后的需要,让孩子感受到被看见、被理解。如,“你有一道题目没写,相信你一定会补上!”“牛奶不小心弄泼了,没事,你能用抹布干净吗?”当孩子感受到安全感和被支持,其大脑就会重归理性,此时再引导他们思考,自然有效果。
二是如实描述事实,不作预判,和孩子正常说话。狡辩既然不是道德层面的原因造成的,可见靠说教是没用的,父母只能以相对平和的心态,去协助孩子纠偏。
牛奶被碰洒了,不管是谁做的,把桌子擦干净就行了。这就等于告诉孩子,做错了事,要勇于面对,给孩子做出用行动承担后果的示范。此时,不妨让孩子把抹布放回原处,用自己的行动与能力进行补救;还可以再把情景“复现一遍”,让孩子“重新正确地做一遍”,相信孩子一定会做出正确的选择。教育的大忌,是成人动不动就把狡辩和道德扯上关系,把责任推给孩子,而不是自我反省,提升自父母的教育智慧,导致一遇到问题就束手无策,只能干着急。
三是看到孩子犯错的原因,然后对“症”处理。孩子有时候所犯的错误,是自身成长的必经过程。如,年幼的孩子精细动作的发展和身体协调力还不够好,吃饭撒得到处都是,父母逼孩子认错是毫无意义的。有的孩子学业无助,磨磨蹭蹭的,可能是他某些心理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或是积累了太多负面情绪的缘故。为孩子的情绪找到更恰当、更安全的宣泄出口,不让孩子有习惯性狡辩的机会,才是解决问题之道。
当孩子的内心不够有力量,父母强逼孩子不狡辩、承担责任,就等于强行打破了孩子的最后防线,容易造成亲子对抗;当孩子自己能坦然面对错误时,就不会再为自己的错误辩解了。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 王颖
校对 李海慧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4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