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年来,关于文理分科的改革进行了一轮又一轮,但是关于文理之争的讨论一直没有结束。高考结束,考生们不仅要考虑报哪所城市、哪所大学,更重要的是选择什么样的专业,而往往这个时候就是文理分歧最大的时候。
又是一年录取季
数年来,关于文理分科的改革进行了一轮又一轮,但是关于文理之争的讨论一直没有结束。高考结束,考生们不仅要考虑报哪所城市、哪所大学,更重要的是选择什么样的专业,而往往这个时候就是文理分歧最大的时候。
在2013年安徽高考中,文史类考生21.4万人,录取51283人,只占总人数的24%;理工类考生29.7万人,录取135930人,约占46%。可见,文科生的录取率只有理科生的一半不到,这种录取的比例就在社会上形成了一种不成文的规矩:文科生不如理科生。
文理科薪资差距最大达1.7倍 文科班半数以上为调剂
数据调查显示,2012届高校本科就业率排在前50的专业中有41个为理科专业,占82%。2012届平均月收入最高的前50个本科专业中有39个为理科专业,占78%,半年后平均月收入排前三位的专业为建筑学、软件工程和影视艺术技术,分别为4453元、4449元和4320元。而在2012届薪资最低的十大本科专业中,最低的学前教育、美术学和植物保护三个本科专业中,半年后的平均月收入分别只有2658元、2673元和2729元,依此计算,最高与最低文理科专业月薪差距达1.7倍。
业内分析称,由于文理科教育直接影响就业,加上“重理轻文”观念影响,高中文理科班级差距较大。《中国理科基础教育白皮书》调查了北、上、广部分高中,样本显示,学校开设文理科的比例约为1:3.2,有的甚至达到1:4.5。
这样的文理开设差距还不足以显示文理科生的差距,在中国的大学校园中,大部分文科专业的录取生中都包含着大量的调剂生,而这些调剂生在一些学校比例甚至接近一半。如历史、教育、哲学等专业,甚至在开学初会出现班级大多数人都是调剂的情况。
我们的理科基础教育可以说是世界一流的,但高等教育与国外差距就显现了,这暴露出我们理科教育基础夯实、创新不足的问题,也是值得所有教育者反思的问题。
重理偏文源自建国初期 冷门专业就业收入高
建国初期,新中国正处在百废待兴的时期,急需恢复生产和经济。因此在1952年,政府大规模调整了全国高等院校的专业设置,大力发展重工业,与之配套的就是大力发展理科。这就在全国种下了重理偏文的种子。
而在就业方面,理科专业不仅就业面广、就业率高,就连一些冷门专业的工资水平都要高出文科生不少。比如排水工程、汽车服务工程、和矿物资源工程这些看似“冷门”的专业在就业率上一直稳居前三。
一位在杭州工作的计算机工程师小黄,前几天向领导正式提出了辞职,原因竟然是想看一场演唱会。在面对司令采访时他说道:“我现在每个月一万二,但是工作太累了。我出去玩一个月,然后随时都能找到工作,月薪在一万五左右。”小黄告诉我们,现在AI人才、计算机人才全国都在抢占,只要你技术过关什么样的工作都找得到。
的确,工作的薪资水平往往和职位的可替代性相关。像软件工程师、建筑工程师等专业性强的职业可替代性非常低,因此毕业生一毕业就能拿到上万元的工资;而相比之下文科生工作的可替代性就很高,所以只能拿到几千元的较低的工资。
文科岗位激增,开始强势逆袭
在过去许多年因为国家发展经济的特殊需要导致的重理轻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实体经济逐渐让步虚拟经济,文科专业开始逐渐有了逆袭之势。
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在满足温饱后,人们会开始追求精神层面的富足。而中国经济现在已经度过了温饱阶段,大部分人都能满足温饱,也就意味着大部分人都开始注意之前没有注意过得精神追求。这部分意识的觉醒直接导致了电影、戏剧、文学……等相关行业的发展,而相关的大学学科也就逐渐的获得了重视。
数据显示,从2012年到2016年的四年间,美国的新增岗位只有十分之一不到的位置属于理科,而剩下大量的新增岗位都属于文科。这就意味着文科和其相关的产业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文科生的就业情况也就获得了改善。
在智能时代下,人工的可替代性越来越强,程序猿、设计师……等理工科职业都逐渐开始被AI代替,可一些文科行业中的教师、心理医生、管理者等岗位的可替代性就比较低,工作的被需要度也就在逐渐的提高。
时代在发展,文理科生的薪资差距将会在不久的未来不断的缩小,社会对文科的重视程度也会逐步的增加。只有文理并进、均衡发展,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全面人才。
(图片来源网络)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4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