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一头连着经济社会发展,一头连着广大青年的出彩人生,是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山东这片产业资源丰富的土地上,职业教育正以前所未有的活力,为地方产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记者 巩悦悦 曲阜报道
编者按:职业教育,一头连着经济社会发展,一头连着广大青年的出彩人生,是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山东这片产业资源丰富的土地上,职业教育正以前所未有的活力,为地方产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即日起,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推出“职教先锋”专栏,深度报道山东职业教育赋能地方产业发展的典型案例,为全国职业教育发展提供可借鉴的“山东经验”。
清明渐近,思念如烟浸润在齐鲁大地。在曲阜远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室里,一位扎着马尾、面容清秀的“00后”女孩正对着讲台下的学生们侃侃而谈。她是陆文慧,出生于2002年,是该校最年轻的殡葬专业教师之一。从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现代殡葬技术与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到殡仪馆告别仪式的司仪,再到如今教授《殡葬文化学》的高职教师,她为何要选择殡葬专业?
图为山东省首批殡葬专业的学生,陆文慧成了他们的专业课老师。
“2021年大年初一,我妈接到外公去世的消息。当时正值疫情,我们在安徽,外公却在1500公里外的广西,买不到票,无法立即赶回去。”回忆至此,陆文慧眼角泛起泪花,“那三天,街上满是拜年或憧憬新年的人们,我们一家却强忍着不陷入低迷的情绪。可那毕竟是妈妈的爸爸,我的外公。”
看着蜷缩在床上一言不发的母亲,陆文慧感受到彻骨的难过。“亲人突然离世,我们却连最后一面都没能见到。那时我只有一个念头:希望像我妈妈这样的人不再留遗憾。”这个执念,让从小连葬礼都未参加过的她,在高考志愿表上坚定写下“现代殡葬技术与管理专业”。
三年间,陆文慧系统性学习殡葬知识,斩获第十一届全国民政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殡仪服务员(学生组)三等奖、安徽省民政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同一组别一等奖,以及安徽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等荣誉。毕业实习期间,她在安徽一家殡仪馆担任司仪,负责为家属及逝者主持告别仪式。
陆文慧仍清晰记得,第一次轮岗协助清洗遗体时,遗体袋里是一位三四十岁的女子。拉开拉链的瞬间,一张仿佛沉睡的年轻面庞映入眼帘。手指触到尚有余温的皮肤时,她注意到了逝者眼角未凝固的泪珠,“她穿着家人准备的精梳棉家居服,袜子也是同材质的。”那一刻,陆文慧突然无比难过,“这是谁的女儿,又是谁的妈妈?”强忍哽咽,她协助师兄为逝者换上了精美的寿衣。
担任司仪时,她曾为一位同龄女孩策划葬礼。相册从上海博物馆、北京天安门前童真的笑脸,到病床上消瘦的容颜、剃光头发的最后留影,不过十几张照片便是一生。女孩父亲颤抖着递来眼镜,恳请陆文慧为女儿戴上。轻轻摆正眼镜后,主持告别仪式的她听到哀乐声中爆发的压抑哭声,“生命的仪式与消逝,仿佛就在一瞬间。”
2024年底,陆文慧决定离开殡仪馆,站上大学讲台。这一转型源于一场“生门”前的对话。一次葬礼后,家属折返紧握她的手说:“谢谢你把我爸一生的辛苦全都讲了出来。”这句话让她意识到,若工作的意义在于给予家属慰藉,那么作为殡葬专业教师的意义,则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坚守职业道德,并对生活保持憧憬。
如今在《殡葬文化学》课堂上,陆文慧会告诉学生:“殡葬业是厚重的,人性的守望绝不仅是一块墓地或一场葬礼。”望向比自己仅小两三岁的学生,她深知这些年轻人未来将为逝者整理仪容、安抚家属,而她的责任是让每一双手传递温度。
“一个鲜活的生命在此长眠,一份温暖的记忆在此荡漾。这背后蕴含的不仅是对生命真谛的思考,还有对职业真谛的深刻理解。”陆文慧说。
清明节前,记者在曲阜远东职业技术学院专访了陆文慧(如图)。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