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聘具有国际视野、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的高层次生物医学工程研究人才。研究领域主要包括但不局限于微流控、医疗器械、柔性电子、生物医学材料、微纳加工、生物医学、光学、人工智能、先进给药等,特别欢...
一、iMIND团队带头人介绍
潘挺睿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AIMBE)和英国皇家化学学会(RSC)Fellow,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入选者,归国前为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终身正教授。
2006年起受聘于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生物医学工程系。在加州大学任职期间,潘挺睿教授创建了加州大学微纳创新实验室(MiNI Lab)并担任首席科学家。他于2009年创立了加州大学“宏伟”国际研究交流计划(GREAT Program)并任主任教授。在2013-2016年度,潘教授担任加州大学微纳米制造中心(Center for Nano and Micro-Manufacturing)主任教授。他曾同时兼任两份顶级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核心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Biomedical Engineering和Annals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副主编,并担任美国微纳米技术应用大赛(uCAN)的共同主席,美国科学基金会(NSF)的评审组专家。归国后,潘教授加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苏州高等研究院,筹建其首个医工交叉的新型研发机构—智能医疗器械研究中心(iMED|Center for Intelligent Medical Equipment and Devices),并被国内外多所知名高校与科研院所聘为客座教授。
个人主页:https://sz.ustc.edu.cn/rcdw_show/26.html。
团队介绍详情:https://mp.weixin.qq.com/s/5HPWmfKE7w9sHwksHyLDCA。
二、招聘方向
诚聘具有国际视野、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的高层次生物医学工程研究人才。研究领域主要包括但不局限于微流控、医疗器械、柔性电子、生物医学材料、微纳加工、生物医学、光学、人工智能、先进给药等,特别欢迎具有生化实验基础、细胞和动物实验经验或者临床医学背景的申请者。
三、招聘岗位
1.特任研究员
1)申报条件
原则上应具有博士学位,年龄不超过45周岁,达到我校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岗位(副教授、副研究员、高级工程师等)优秀学术技术骨干水平。
海外申请人:具有取得博士学位后在海外知名科研机构、高校或大型企业研发机构连续不少于3年的科研工作经历(对战略高技术等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国家重大科技任务急需、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且特别优秀的,海外工作年限可适当放宽)。
国内申请人:具有取得博士学位后在知名科研机构、高校或大型企业研发机构不少于3年的科研工作经历,或具有担任副教授或相当岗位的任职经历。
优秀者推荐申报中国科学院青年人才项目。
2)支持方式
聘任岗位:特任研究员岗位,可择优竞聘转聘为固定岗位研究员。
科研条件:一般按需支持不低于100万元;按标准配置充足的科研空间。
薪酬待遇:整体薪酬待遇(含福利)不低于56万元;另可叠加科研绩效。
生活补助:转聘固定岗位后,由高研院支持100万元安家补助。
其他支持:享受子女入学优惠政策,可优先就读科大在苏附属学校;享受周转房及人才优购房政策,可入住高研院自建教师公寓。
2.特任副研究员
1)申报条件
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一般为著名高校或研究机构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者,优秀博士后,或特别优秀的博士毕业生。
2)支持方式
聘任岗位:聘期制特任副研究员岗位。
科研经费:一般按需支持50万元。
薪酬待遇:整体薪酬待遇(含福利)不低于41万元,另可叠加科研绩效。
其他支持:享受子女入学优惠政策,可优先就读科大在苏附属学校;享受周转房及人才优购房政策,可入住高研院自建教师公寓。
3.博士后/助理研究员
1)申报条件
具有博士学位或博士论文答辩通过,原则上年龄不超过35周岁。
2)支持方式
聘任岗位:博士后(助理研究员)岗位。
薪酬待遇:整体薪酬待遇(含福利)不低于32万元,另可叠加科研绩效。
其他支持:给予其子女入学优惠政策,可优先就读科大在苏附属学校;享受周转房及人才优购房政策,可入住高研院自建教师公寓;入选江苏省卓越博后可享受30万元个人补贴;出站后留园区工作享受30万元购房补贴。
四、简历投递
简历投递地址:iMIND@ustc.edu.cn,简历命名方式:姓名+学校+应聘岗位+高校人才网,招收多名特任副研究员/博士后,此招聘广告长期有效。【快捷投递:点击下方“立即投递/投递简历”,即刻进行职位报名】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4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