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1 个岗位 | 招 若干 人发布时间:2025-02-11 | 截止时间:详见正文 | 工作地点:南京 ...
共计 1 个岗位 | 招 若干 人发布时间:2025-02-11 | 截止时间:详见正文 | 工作地点:南京
需求学科(供参考):材料科学与工程,遥感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控制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地理学,生物医学工程
职位福利:全部有编、安家费、科研资金、免税补贴
学院介绍
东南大学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所属学科专业创建于1960年,于1961年开始招收研究生,是东南大学传统优势学科之一。1981年和1984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先后批准设立“精密仪器及机械”和“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两个硕士学位授予点。1990年被批准设立“精密仪器及机械”博士学位授权点。1992年5月为了适应学科发展需要,精密仪器专业和检测技术及仪器专业从自动控制系分出成立了仪器科学与工程系,2006年9月成立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
1998年学院建成全国首批“仪器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为江苏省一级重点学科、江苏省优势学科,目前也是东南大学“双一流”建设重点建设的学科;学院建有“精密仪器及机械”、“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导航、制导与控制”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其中“精密仪器及机械”为江苏省首批重点学科、江苏省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并设有“仪器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学院现有“微惯性仪表与先进导航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机器人感知与控制技术”江苏省重点实验室、“土地实地调查监测技术”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以及“农业物联网感知及系统控制”江苏省工程研究中心,参与共建“数字医学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大型发电装备安全运行与智能测控”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以及“智慧建造与运维”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同时,学院还建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机电综合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江苏省实验教学与实践教育中心——测控技术与仪器学科综合训练中心,参与建设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机电综合工程训练中心,江苏省工程实践教学中心——物联网技术工程训练中心。
本学科的学术水平、科研成果、人才培养在国内同类学科中位于前列。在2023年江苏省优势学科第三期评估中,我院“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评为优秀。在全国一级学科第五轮评估中再次进位,“仪器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获评A。
在2015年12月江苏省“十二五”一级重点学科验收评估中,我院“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在江苏省153个参评学科中评为优秀(全省共9个学科验收评估为“优秀”)。
报名条件
·出生日期在1985年1月1日以后
·在国内外知名大学、科研机构获得博士学位
·一般应在海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获得正式教学或者科研职位,且具有连续3年以上工作经历;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且业绩特别突出的,可适当放宽工作年限要求
·取得同行专家认可的科研或技术等成果,且具有成为该领域学术带头人或杰出人才的发展潜力
支持政策
录用岗位 | ·中央事业编制;教授(正高职称) ·聘为东南大学青年首席教授,首聘期考核通过,可直接进入下一聘期 |
薪酬待遇 | ·首聘期3年,聘期内年薪,具体待遇详聊(不包含科研绩效和突出成果奖励),享受相关税收优惠政策 ·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补贴 ·符合要求可优先支持10余项至善人才基金(紫金青年学者、神舟电脑基金、小米青年学者等) ·符合要求与紫金山实验室、苏州实验室、海洋信息太湖实验室双聘,可叠加实验室兼职津贴 |
资源配置 | ·科研配套经费: 可获得国家提供科研经费、学校配套学科建设经费,具体详聊;(特别优秀人才一事一议,上不封顶);优先支持申报各类省市人才项目 ·招生指标: 全部博导资格,每年2个博士生指标,可提前招生 ·空间与团队建设: 提供充足的办公、实验场地,优先支持组建科研团队,聘期内博士后指标予以政策性倾斜 |
生活保障 | ·免税补贴:国家和江苏省地方免税补贴 ·住房待遇: 符合国家和学校政策的,提供住房货币化补贴;安家费对新入职的世界前200强高校博士给予3年每月租房补贴(具体详聊);优先安排海智湾人才公寓 ·医疗服务: 学校附属三甲医院拥有专业的医疗保健团队,提供医疗VIP服务 ·教育资源: 全市范围协调解决子女高水平中小学入学需求 ·其他: 协助解决配偶工作 发放“紫金山英才卡”,持卡人才可享受健康医疗、家政服务、地铁通勤、机场高铁贵宾、体育场馆、文旅景点、司法公证等公共服务,以及银行市场化增值服务 |
学科方向
机器人传感与控制 | 时空智能与导航定位 | 自主无人车辆与智能系统 |
先进导航技术 | 微纳器件与智能微系统 | 智能导航与测控 |
先进医工技术与装备 |
科研平台
“微惯性仪表与先进导航技术”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机器人感知与控制技术” 江苏省重点实验室 |
“土地实地调查监测技术” 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 |
“农业物联网感知与系统控制” 江苏省工程研究中心 |
参与共建“数字医学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大型发电装备安全运行与智能测控”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智慧建造与运维”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师资队伍
·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
·国家级高层次人才4人
·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名
·省部级以上创新团队4个
·省部级优秀中青年学术带头人10余人
教学科研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
·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
·省部级一等奖6项、二等奖8项,日内瓦国际发明金奖4项、银奖1项
申请方式
请有意向申报且符合条件的海外人才点击链接或扫描二维码报名,并填写相关信息
点击链接:http://bm.gaoxiaojob.com/vm/OTWbKNo.aspx
二维码: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4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