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的思想就是“为我所用”,让人工智能助力我们解决课堂的一些问题,最后核心的问题解决者还是老师。
人工智能在教研过程中发挥怎样的作用?新技术如何利于素养成长型课堂?10月24日,北京市“教研共同体”全域教研活动第三站走进东城。本次活动以“人工智能助力循证教研,构建素养成长型课堂”为主题,以百节课生动呈现了东城区“素养成长型课堂”中一节好课的演进过程,以及对于人工智能赋能教研模式创新的探索与思考。
引入人工智能,东城区创新“人机联研”教研形式
活动中,来自东城41所学校的92位一线教师和9位区级教研员,首次以“人机联研 即时议课”的创新教研形式,共同呈现了覆盖全学段、全学科的101节研究课。
在广渠门中学,东城教科院研究员闫猛带来一节物理课《透镜》。通过拆解望远镜,让学生直接感知透镜作用,激发透镜学习兴趣。
课后,在AI的帮助下,即时生成了这节课的人工智能课堂分析报告。报告从课堂结构、教师行为分析、教师语言分析、师生问答分析、核心素养落实情况、改进建议等方面,对这节课的教学情况和教学效果进行全面复盘,帮助教师提升教学能力。
“人工智能的引入,使我们的教学更加具有精准性。”闫猛表示,在作业批改中引入人工智能,可以做到学生的每一份作业都进行电脑扫描,老师可以及时得到系统里每一个知识点的数据,也减轻了老师的负担。“此外,人工智能也促进了老师专业素质的成长,帮助教师改进教学环节。”
广渠门中学教师杨若晨也在活动当日带来一节高三数学公开课。“为了更好地服务教学,教师要不断改善自己的教学习惯,优化自己的教学预设。从这两个方面来说,我觉得人工智能可以带来非常大的帮助。”杨若晨表示,人工智能能够提供不一样的视角和观点,让教师的课前预设更加充分,在上课过程中给学生抛出来的问题更有针对性。同时,借助人工智能,教师可以更敏锐地捕捉到自己平时的教学习惯,有针对性地进行改善。
东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张述林介绍,“人机联研 即时议课”实现了一堂课的循证教学研究,并通过循证教研将一堂好课的生成演进过程进行了“可视化”呈现。“人机联研”议课环节依托“1+1+5”模式,由1位区教研员主持,在授课结束后,基于1份课后由技术人员即时生成的人工智能课堂分析报告,从学生、现场听课教师、市级教研专家、授课教师、技术人员5类角色的视角,将教师经验与技术数据有效结合,就课上教师的教法与学生的学法进行了更为科学高效的分析。
在9节公开课的筹备与展示过程中,教研员与授课教师通过现场诊断、现场改课、实践改进三个环节,逐步进行了一堂好课的循证优化。其中,人工智能技术就历次试讲的数据进行横向对比分析,教研员进行数据的解读,教师则根据数据与听课评议进行课堂改进,整个环节实现了“改什么,怎么改,改得如何”的可视化演进。
“技术如何利于素养成长型课堂?我们的老师只有一双眼一个脑,实际上是很难照顾全课堂上的每一位学生,所以我们要借助技术工具,借助人工智能。核心的思想就是‘为我所用’,让人工智能助力我们解决课堂的一些问题,最后核心的问题解决者还是老师。”张述林说道。
循证教研助力建设素养成长型课堂
会上,东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崔楚民作主旨报告。崔楚民介绍,2024年7月,北京市教委发布《北京市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实施方案》,在育人目标上,方案强调要进一步完善“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机制”,在重点任务上,强调要实施“学生素养提升行为”。“这需要我们思考如何通过‘教’与‘学’将课堂内容转化为素养发展。”
循证教研,是借助证据推进教研科学化和专业化的活动。在数字化时代,技术赋能为开展循证提供了便捷高效的工具。“要想科学规范地开展循证教研,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建立一套评价标准。”崔楚民表示,今年,东城教科院将义务教育阶段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升级为2.0版本,更加注重对于学生素养发展的评价。“自本学期开始,中教研、小教研基本实现了循证教研在教研活动中的全覆盖,使东城教研迈出了全域循证的一大步。”
本次活动中,东城区101节素养成长型课堂的呈现,以学科实践为抓手,建立了学习中心课堂,关注学生在课堂中开展主动性、建构性、交互性和实践性学习。从有效教学转为学习设计,推动教学数字化转型,实现“教、学、评”一体化,提升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此外,聚焦知识建构与素养生成一体化,让学生经历真实实践、解决复杂问题、完成表现性任务,走向深度学习,实现概念性理解和核心素养持续性、螺旋式上升发展。
记者了解到,2024年,东城教科院《人工智能支持循证教研视域下素养成长型课堂模型建构研究》成功立项为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未来五年,将在素养成长型课堂模型建构、人工智能支持的循证教研体系建构等方面开展更多实践探索。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4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