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科技学院计算机学院党委以“红心引领匠心,e心向党”党建品牌为牵引,创新构建“党团班”三维联动生态圈,形成“组织贯通、育人融通、发展畅通”的基层治理新格局,为培养高素质数字技术人才注入强劲...
潍坊科技学院计算机学院党委以“红心引领匠心,e心向党”党建品牌为牵引,创新构建“党团班”三维联动生态圈,形成“组织贯通、育人融通、发展畅通”的基层治理新格局,为培养高素质数字技术人才注入强劲动能。
构建“1234”党团班协同体系
潍坊科技学院计算机学院党委以“一个责任体系、两支先锋队伍、三大育人阵地、四个赋能平台”为核心框架,以传统文化为融入点、班团活动为支撑点、心理团辅为突破点,深入推进党组织、团组织、班集体和各育人组织的联动关系,从而使育人“党班团生态圈”协同发力,重点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院建立“党委—党支部—党员导师”纵向责任体系,党委书记牵头制定《“党团班”生态圈建设实施方案》,52名党员教师担任班级“红色导师”,实现党建责任与班级管理“双下沉”。
此外,学院组建“教师党员科研攻坚队”与“学生党员朋辈引领团”,在人工智能、网络安全等领域工作室设立党员示范岗,带领学生在全国高校重点学科竞赛中获得国赛一等奖8项、二等奖三等奖15项等。同步实施“青苗计划”,推选优秀团员为入党积极分子,进入党员发展梯队,形成“党建带团建、团建促班建”的良性循环。
学院打造了“线上云平台+线下课程教育+实践育人基地”三维阵地。利用院系网站等平台开展大思政教育,同时打造“红色代码”课程思政品牌,在校级课程思政项目立项8项。其中3支团队均立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项目,4支队队立项课程思政优秀案例。并获批省级产业学院—“潍坊科技学院•歌尔现代产业学院”。此外,加快省一流本科专业“软件工程”与东方互联(山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产教融合,为2025年省级“潍坊科技学院•东方互联现代产业学院”打下坚实的基础。
党团班融合激发育人效能
潍坊科技学院计算机学院党委在协同团支部发展的基础上以学术社团为培育组织,以赛促学,夯实学生的专业能力。工作室团队和学术社团对接班级学习小组,骨干成员担任学习小组顾问,为班级学习小组答疑释惑。
学院推行“党小组领衔科创项目”机制,组建“ACM算法”“PC义工”等特色工作室,近两年指导学生获全国网络安全技能大赛二等奖、山东省“数字+”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等省级以上奖项48项。
学院在学生公寓创建“一站式社区”党群服务站,实施党员宿舍挂牌、党员联系寝室制度,解决学生诉求130余件,开展110余次各类文体活动和100余场志愿服务活动。
数字赋能结出育人硕果
计算机学院党委在坚持协同育人的理念下,将育人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育人体系。同时,注重党支部和团组织的引领作用,通过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有效结合,将育心与育德相融合,将育人和育才相统一。
学院教师党支部获评潍坊市五星级“先锋”党支部;党员教师王学伟博士团队项目成功立项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潍坊市科技发展计划(软科学)、潍坊市科学发展计划;《“产科赛教”融合下计算机专业“一二三六”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项目获批2024年山东省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学院王学伟、付瑞、刘君、丁锡龙、王志勇、韩姣六位教师入选潍坊学院电子信息专业硕士生导师名单;《“一体多元
三融五化”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项目荣获潍坊科技学院2025年校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潍坊科技学院计算机学院党委通过构建“党团班”生态圈,实现了组织力、引领力、服务力的系统升级,为新时代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提供了“数字样板”。
(稿件来源:潍坊科技学院 文/张娣 孙延鹏)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