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自称‘短视频平台客服’的电话,差点让清华大学某教师损失百万!对方声称‘不取消保险每月扣800元’,诱导下载软件、开启屏幕共享……关键时刻,一个动作让骗局败露!近期,此类诈骗在高校密集发生...
“一通自称‘短视频平台客服’的电话,差点让清华大学某教师损失百万!对方声称‘不取消保险每月扣800元’,诱导下载软件、开启屏幕共享……关键时刻,一个动作让骗局败露!近期,此类诈骗在高校密集发生,骗子为何专挑高知群体下手?我们又该如何防范?”
从“信任”到“惊魂”
清华教师接到电话,对方精准说出其使用过的平台信息,以“每月扣费800元”施压,要求下载软件并共享屏幕。所幸操作中途察觉异常,紧急联系校方反诈中心,最终识破骗局。保卫处称,此类案件近期已发生多起,诈骗分子伪装成抖音、淘宝等客服,利用“扣费恐慌”和“屏幕共享”窃取信息。
为何连教师也中招?
话术陷阱:冒充官方客服,虚构“高额扣费”制造焦虑。
技术渗透:诱导下载木马软件或开启屏幕共享,实时监控银行卡操作。
信息泄露:骗子可能通过黑产渠道获取用户平台使用记录,增强可信度。
案例延伸:武汉王先生因“百万医疗保险到期”被骗12万元,民警凌晨紧急冻结账户;九江李女士被同类话术盯上,民警争分夺秒保住50万存款。
记住这3条保命原则
原则一:凡是“客服”要求屏幕共享、转账验证的,直接挂断!
原则二:官方渠道核实信息,绝不点击陌生链接或下载不明APP。
原则三:全民反诈APP必装!可自动拦截诈骗电话并预警。
你有接到过类似‘扣费’电话吗?是否曾因一时慌乱险些中招?欢迎在评论区分享经历,点赞转发提醒身边人——多一次传播,少一个受害者!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