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书全球认可,山东工商学院携名企打造AI人才培养新高地

:2025年04月09日 壹点探校
分享到:

4月9日,山东工商学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正式成立“人工智能训练师认证中心暨实训基地”,引领着烟台市进入人工智能人才培养进入标准化、专业化、产教融合的新阶段,也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尹明亮

山东高校正全力拥抱人工智能!

4月9日,山东工商学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正式成立“人工智能训练师认证中心暨实训基地”,引领着烟台市进入人工智能人才培养进入标准化、专业化、产教融合的新阶段,也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校企“双向赋能”,要复合型AI人才

随着“人工智能训练师认证中心暨实训基地”的正式揭牌以及山东工商学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与乙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正式签署协议,这个承载人工智能人才培养重要使命的新平台也正式落地了。

“人工智能对教育的影响不是赋能,更是重塑。人工智能训练师是连接技术研发与产业应用的桥梁型人才,他们需要具备数据标注、模型调优、场景适配等全链条能力,这正是传统教育体系尚未完全覆盖的领域。”在成立仪式上,山东工商学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院长华臻说到。

当前,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正在重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根据《中国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白皮书》,我国AI领域技术应用人才缺口已达500万,兼具“技术实操力”与“行业洞察力”的复合型人才尤为稀缺。

培养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AI人才,山东工商学院也对人工智能训练师认证中心暨实训基地抱着很高的期待,这也是合作方联合山东公办高校设立的首家认证中心。

“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基石,必须主动拥抱变革。人工智能赋能教育,不仅是技术手段的升级,更是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范式的全面革新。”山东工商学院副院长李希亮表示,基地将依托微软(中国)、乙盟行业数据集等资源构建全链条培养体系,企业向学校开放真实产业场景与数据资源,学校为企业提供技术攻关支持与人才储备,形成“双向赋能”的合作机制,直击人才能力断层问题。

打造"中国标准,世界通行"的认证体系

“该中心暨实训基地不仅填补了烟台市职业能力认证的空白,更构建起‘学历教育+职业认证’的双轨培养体系。其课程设置涵盖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对话式AI,以及DeepSeek、ChatGPT等热门模型本地化部署等前沿内容,采用‘理论教学+项目实践’‘研究成果+应用案例’‘行业专家+企业导师’的创新模式。”对于人工智能训练师认证中心暨实训基地的价值,李希亮甚是看重。

目前,首批已有微软(中国)、赛尔教育、乙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多家龙头企业入驻共建中心暨实训基地。

据介绍,中心暨实训基地建设凸显出三大创新维度。在技术维度,自主研发的“天工开物实训平台”集成了支持千亿参数级模型训练的全栈式算力集群和30余个行业数据集,支持学员进行从数据收集到模型部署的全流程实战。教育维度上,借助“第二课堂”学分体系,实现高校课程与职业认证的学分互认。更具突破性的是社会服务维度的创新,中心暨实训基地将面向烟台市相关行业从业人员推出“AI赋能特训营”,计划首期为10余家创新型企业培训300名左右的智能制造工程师,以“靶向式”人才培养,让技术创新真正转化为生产力。

国际认证互认机制的建立更具战略意义。中心已与微软等达成标准互认协议,后续将添加人社部、工信部、英伟达、AIGC等认证,中心的人工智能训练师证书将获得全球认可。这种"中国标准,世界通行"的认证体系,为本土人才参与全球科技竞争铺就了快车道。

政校企多方协同

构建人工智能教育新范式

人工智能训练师认证中心暨实训基地带着浓重的产教融合色彩而诞生,这也是一个新的开始。

“人工智能训练师认证中心与实践基地的建设,也需要汇聚政府、企业、高校的合力。”李希亮介绍,未来将不断完善“政产学研用”协同机制,与行业协会、龙头企业共同持续健全完善人工智能训练师职业标准,推动认证体系与行业需求无缝对接。

对于中心来说,与行业的结合其实是它刻在骨子里的基因,中心由25位领衔的专家委员会,历时5个月,已经研发出包含5大能力模块、37项核心指标的评估体系。特别引入的“ 天工开物”模型,要求学员在医疗、金融、制造等垂直领域完成场景化项目设计。这种"技术+行业"的双重考核,确保了人才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

社会培训体系则呈现出多层次覆盖的特点。面向政府相关业务管理人员和行业工程师的“产业智能升级领航者”认证培训联合龙头企业开发了智能驾驶、智慧医疗等12个专项认证;针对高校学生开设的“产教融合型人才”认证培训采用弹性学制,允许跨专业组队完成真实企业项目,中心与南京华天科技有限公司、江苏旭创集团、南京泉峰科技有限公司、奇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南京中电能描有限公司、立讯集团有限公司等建立了人才培养合作。

根据发展计划,中心计划三年内建成覆盖全省的3个区域分中心,开发50门AI+行业融合课程。不仅是人才孵化器,更是技术创新策源地,将推动形成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的良性循环。

而在就业服务方面,中心构建的“智链人才”系统,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能力证书的可信存证与智能匹配。通过能力导向的评价体系,实现企业需求的订单式培养,极大提升招聘效率,人才职业发展路径也更为清晰。

[我要纠错]
文:王振袢&发表于江苏
关键词: 齐鲁晚报 齐鲁 记者 明亮 山东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点个赞
0
踩一脚
0

您在阅读:证书全球认可,山东工商学院携名企打造AI人才培养新高地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

最热文章
最新文章
  • 阿里云上云钜惠,云产品享最低成本,有需要联系,
  • 卡尔蔡司镜片优惠店,镜片价格低
  • 苹果原装手机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