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苏州市教育局、苏州国际教育园管理办公室、吴中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举办的第二届苏州国际教育园—吴中区校企技能PK大赛备受关注。职校学生与企业技术能手同台PK,擦出了不一样的火花!
苏州国际教育园-吴中区校企技能PK大赛
10月20日至22日
这是一场“学院派”与“实战派”的华山论剑,这是一次工匠精神的浴火淬炼……
近日,由苏州市教育局、苏州国际教育园管理办公室、吴中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举办的第二届苏州国际教育园—吴中区校企技能PK大赛备受关注。职校学生与企业技术能手同台PK,擦出了不一样的火花!
竞赛项目增至12项
竞赛规模园内拓展到园外
庖丁解牛,鲁班造锯,巧夺天工……讲的其实就是匠人精神。上千年来,中国人的骨子里一直都流淌着“工匠精神”的血液。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工匠精神”第一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令人振奋。
“英雄不问出处”,优秀的匠人,来自基层一线。随着高等教育逐渐普及,我国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迅速进入大众化阶段。为了更好地传承“工匠精神”,使职业院校学生在具备一定职业理论知识和实训经验的基础上,更为贴合企业实际,满足企业所要求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帮助学生完成角色转换,苏州国际教育园-吴中区校企技能PK大赛搭建了企业与院校同台竞技的平台,一方面让学生领略娴熟技工精湛技艺的风采,提高自身素质与能力,另一方面也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为企业注入了新鲜血液,实现优势互补,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积极促进院校教育教学质量和企业管理质量的提高,形成园地之间互相支持、优势共享、合作双赢的发展格局,为地方经济创新发展、转型发展服务。
与2015年的第一届大赛相比,今年的竞赛项目由最初的CAD机械设计和导游2个项目发展到了12个项目,分别是数控车床、CAD机械设计、汽车维修、中式烹饪、餐厅服务、核雕、西点制作、手绘海报、营销综合能力、微电影策划与制作、平面设计、动漫设计。第一届大赛由吴中区21家企业、9家院校的82名职工和师生参与,此次竞赛规模由园内拓展到了园外,除了教育园内部院校外,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苏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及65家企业也积极参与,参加比赛的院校共13所、学生311人,企业共65家、职工209人。
据介绍,本次比赛时间为10月20日至22日(微电影策划与制作竞赛项目决赛将于26日完成),大赛总结暨表彰大会将在11月举行,比赛项目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若干名,另设优秀指导教师(教练)奖和优秀组织奖。
颁发职业资格证书、开展创业培训
大赛亮点纷呈
主办方介绍,今年的校企技能PK大赛有四大亮点:
一是同台竞技、专家导航。本次比赛邀请各行业协会的专家担任各项竞赛的评委,并对学生进行现场点评。这样既保证了比赛的专业化、高水准,也可以让选手及时了解自己作品的优势与不足,可以更有针对性地提高自己的水平。
二是竞赛项目与地方产业紧密结合。例如本次比赛中的竞赛项目核雕,既和学生所学专业对口,也与地方特色产业吴中舟山核雕园紧密结合,不仅是学院派与实践派之间的技艺切磋,更积极推动地方产业的蓬勃发展。
三是考试合格,将颁发职业资格证书。主办方对在数控车床、CAD机械设计、汽车维修、中式烹饪、餐厅服务、核雕、西点制作这七个竞赛项目中操作技能与理论考试均合格的参赛选手,颁发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
四是为自主创业人才提供能力提升培训。主办方在比赛结束后,后续组织开展技能人才创业能力提升培训班,帮助有意向自主创业的职工及院校学生开拓创业思路、提升创业能力。
校企深度融合、协同育人
实现多方共赢
“有的将一块台布随意一甩一拉,纹丝不差;有的礼仪规范、动作到位却显拘谨。在餐厅服务比赛环节中,实战派和学院派一眼就能分辨出。”吴中区人社局副局长解振同说,从上一届比赛来看,不少来自企业的参赛人员理论上稍弱,而学生在实战方面有差距,双方需要取长补短。
去年的比赛结束后,苏州国际教育园管理办公室和吴中区人社局签订了《园地人才合作协议书》,吴中区新火花机床有限公司与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苏州三基铸造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与苏州技师学院分别签署了校企合作协议。
苏州市教育局副局长、苏州国际教育园管理办公室主任高国华说,苏州国际教育园与吴中区联合搭建校企技能比赛的平台,让金牌学生与精英员工同台竞技,使校企合作更加紧密,院校更加了解企业对技能人才的要求,企业也更及时地了解技能更新情况;使园地合作更加紧密,教育园各项服务工作更有针对性;使政产学结合更加紧密,政府部门与行业协会、职业院校等能更有效地沟通协作,从而更好地服务社会的发展进步。
举办校企技能PK大赛,其作用和意义大于获奖本身:
有力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通过比赛,各院校对本地制造业、旅游业、核雕等产业的实际情况有更为全面、深入、细致的了解,并根据地方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创新教学理念,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出符合企业能力要求、素质与技能兼备的复合型人才,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与智力支持。
进一步提高了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比赛对于学院的教育教学改革、人才质量的培养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院校学生与企业职工在技能方面的竞技,利于学院日后在教学中将大赛资源转化为专业教学资源,结合行业标准和岗位技能要求,以赛场为“样板工程”完善课堂教学内涵建设,并把大赛的考核指标和评分方法引入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强化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促进了企业提高职工技能和生产工艺创新。企业职工通过与院校学生的技能竞技,既充分调动了自身的积极性,也可以从学生的创新作品中吸收新知识,开拓新思路,激发职工创新活力,掀起学习新技术的热潮,有效促进企业提高职工技能和改进生产工艺。
比赛对新时期校企合作的方式方法也有探索意义,有利于形成校企深度融合的职教“生态圈”。通过比赛,将有更多企业与学院结缘,双方面对面交流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工作的机会,进一步增加合作的深度、广度,对共同探索校企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4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