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普通高考江苏卷物理科目评析
江苏省六合高级中学 蒋天林(特级、正高级教师)
2018年普通高考江苏卷物理科目评析
江苏省六合高级中学 蒋天林(特级、正高级教师)
今年江苏物理试卷的结构、题型保持稳定,突出主干知识,知识覆盖面广,试题难度稳中有降,联系实际,适度创新,体现了能力立意的特色,有利于高校人才选拔和中学物理教学。
一、注重基础知识,考查必备能力
试卷注重考查物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如第1题天体运动,第2题远距离输电,第3题平抛运动,第4题图象问题,第6题匀速圆周运动,第7题运动过程的分析,第10题实验,第12题选考题,第13题基本的计算等,对中学物理教学有很好的导向作用。
二、注重思想方法,考查思维能力
试卷注重考查学生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如第9题对物体运动情景分析、受力分析的能力;第10、11题的实验探究能力;第13、14、15的综合分析能力。第15题是带电粒子在组合磁场中的运动,第(1)问大部分学生能完成,第(2)问多数能完成,第(3)问对学生提出的能力要求较高,问题设计有层次,让不同层次的考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分数,有利于高校人才选拔。
三、注重实验技能,考查创新能力
第10题是测量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考查了学生对相关实验原理的理解、实验操作的规范、实验误差的分析等基本实验素养;第11题测量重力加速度,该题有新意,考查了学生能否灵活运用所学的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去迁移研究新情景、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试题努力引导中学进一步重视实验教学,将所学的实验技能迁移到新问题的探索中,不断提高实验素养。
四、注重联系实际,考查应用能力
试题密切联系实际,关注当代科技发展,关注学生日常生活,关注问题解决的价值意义。如“高分系列卫星”、“远距离输电”、“高铁上的指南针”、“闪光灯发光”、“摇动梳子产生电磁波”、“湿泡温度计”等,这些试题将学科知识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生产生活实际等紧密联系起来,考查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理想模型的能力,使学生充分体会到物理知识的应用价值。
图:南京九中考点
2018年普通高考江苏卷历史科目评析 南京市宁海中学 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 陈红 2018高考江苏历史试卷以考试说明为依据,体现了对学科主干知识、学科能力和思想素养相统一的考核目标。试卷以稳为主、稳中出新;生动活泼、蕴含江苏元素,展现了苏派命题的特色。试卷的主要特点有: 一、坚持正确思想导向,遵循立德树人教育宗旨 试卷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遵循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例如:第8题以四川地区一首民谣,反映了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求民主斗争;第13题涉及现代中国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精神;第22题体现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这些都较好地考查了学科能力和核心素养。 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体现时代风貌与精神 试卷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例如:反映中国古代的艺术文学成就的第2题东汉“射爵射侯”画像石;第4题对元曲的评价;第8题筠香斋刻印的年画,而第21题则以历史上中国文化三次融合,体现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包容力和生命力。第24题D世界文化遗产荟萃,以中国古代建筑的典范北京故宫来考查文化遗产的价值;第9题以1920年陈独秀的演讲,反映了当时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的影响;第12题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20世纪80年代的阐述,体现了现代外交理念,第16、17题呈现的科技与创新,体现了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三、考察历史思维能力,深度结合新材料、新情境与能力立意 试卷重视新材料、新情境的创设与运用,注重考查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历史知识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第11题关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北京市向知识分子发放“高脑油”的记载,考查考生对历史材料的甄别、辨析和运用能力。第22题,要求考生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所采取的经济措施所带来的影响;第23题,要求考生简析最高法院在美国政治运行中的作用;第24题B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以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思考切入,要求考生简评列宁关于商品货币的观点;第24题C要求考生简析达尔文对人类起源地推论的影响等,引导学生获取有效信息,合理推论,较好地考查了考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四、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实现学术研究与教材主干知识有机联系 试卷将学术研究与学生所学的教材的主干知识有机联系,体现了对教学的引导作用。例如:第21题要求考生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宋明理学为例,就中国文化的“包容力“和”生命力“写一篇小论文。第22题要求考生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经济上为全国抗战所作准备的历史背景。第24题A要求考生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梁启超要求改革科举的背景等。这些试题材料的引用,体现了学科发展和学术研究成果,考查内容的呈现,不拘泥于教科书的具体表述,设问与教材主干知识有机联系,对中学历史教学起了很好的引导作用。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