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不断完善

:2024年10月24日 中国教育报
分享到:

当前,站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历史节点,总结新中国75年来教师教育制度建设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对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推动教育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国教师教育制度不断发展完善,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师教育理论和实践不断彰显,中国特色教师教育话语体系不断增强。新时代新征程,需持续关注并不断完善以教师供需关系为核心,以需求预测为导向,聚焦教师培养体系、质量标准体系和政策保障体系,健全回应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师在教育事业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师教育体系。当前,站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历史节点,总结新中国75年来教师教育制度建设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对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推动教育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初步形成阶段

新中国成立后探索师范教育自主发展之路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面对5.4亿人口中有近80%是文盲、小学实际入学率不到20%、高等教育在校生仅11.7万人的现实,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坚决改造旧中国教育制度,向工农敞开教育之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1951年8月27日—9月11日,教育部召开第一次全国师范教育会议,确定了高等师范学校调整、设置的原则。1952年7月16日,教育部发布《关于高等师范学校的规定(草案)》和《师范学校暂行规程(草案)》,规定了师范学校任务等内容。1953年12月11日,政务院发布《关于改进和发展高等师范教育的指示》。基于此,我国建立起了师范学校、师范专科学校、师范学院或师范大学三级师范教育体系,师范教育基本架构得以形成。

面对新的情况,党和国家及时调整师范教育政策。1961年10月25日—11月12日,教育部召开第二次全国师范教育会议,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师范教育领域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重新明确了师范教育的任务、重要性和地位,并对各级各类师范学校的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拟定了若干原则和规定。会后,教育部组织修订了各专业教学计划。这次修订的高等师范学校教学计划,对重建以教学为中心的师范学校教学秩序起到了积极作用。

上述举措构建起中国特色教师教育制度的基本框架,并为后续改革和创新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发展阶段

改革开放后适应教育改革需求凸显法制化特色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逐步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这一时期,教育事业坚持“三个面向”,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等重大部署陆续实施。在服务国家战略过程中,教师教育发展呈现如下特征:

一是由师范教育过渡到教师教育。1980年6月13日—28日,第四次全国师范教育工作会议总结了30年师范教育工作经验,明确了师范教育在教育事业中的重要地位,指出要建立一个健全的师范教育体系。2001年5月29日,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完善以现有师范院校为主体、其他高等学校共同参与、培养培训相衔接的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教师教育”这一概念首次出现在国家教育政策文本中。从师范教育到教师教育转型,不仅意味着教师教育理念和体系的变化,也意味着教师教育进入政策、学术和实践话语。2006年始,“特岗计划”、“免费师范生”计划和“国培计划”等先后实施,教师教育逐步走向深化。

二是教师教育法制化举措凸显。1993年10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颁布,国家首次以法律形式对教师的权利和义务、资格和任用、培养和培训等作出明确规定。1995年3月1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教师教育工作开展的根本法。同年12月12日发布的《教师资格条例》和2000年9月23日发布的《〈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等配套文件,标志着我国教师教育制度的运行有了更为健全的法律保障。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发布,要求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这些重要文件对教师教育的目标和任务等作出了具体规定,有效推动了教师教育法制化进程。

三是教师教育结构和布局调整。随着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由量向质转变,传统三级师范教育体系已不能满足高素质教师队伍的需要,教师教育结构亟待调整。1999年1月13日,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指出加强和改革师范教育,提高新师资的培养质量,实力较强的高校要在新师资培养及教师培训中作出贡献。同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调整师范学校的层次和布局,鼓励综合性高等学校和非师范类高等学校参与培养、培训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拉开了教师教育结构调整和模式改革的序幕。中等师范院校数量和招生规模逐步压缩,部分转为教师进修学校或升格为师范专科学校,高等师范教育结构不断完善,传统三级师范教育体系向专科、本科、研究生层次的新三级师范教育体系转变。2012年8月20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构建以师范院校为主体、综合大学参与、开放灵活的中小学教师教育体系”。

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完善阶段

在新时代教育强国建设中呈现旺盛活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简介及其学位基本要求(试行版)》将教师教育学确立为教育学二级学科。当前,我国建成了以200多所师范院校为主体、近600所非师范院校参与的教师教育体系,打造了一支具有1891.78万人的教师队伍。我国教师教育进入了高质量发展时期,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呈现出更为旺盛的活力。

第一,教师教育作为教育强国建设的基础性支撑功能凸显。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国家对教育投入的不断加大,教师教育在教育强国建设中的功能日益凸显。2018年1月20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指出“大力振兴教师教育,不断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能力”。同年2月11日,教育部等五部门发布《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为我国教师教育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同时,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西部边远地区、民族地区和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在稳定和扩大规模、提高待遇水平、加强培养培训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政策举措。2015年6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2020年7月31日教育部等六部门发布的《关于加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今年5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本研衔接师范生公费教育实施办法》,等等,系列政策文件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坚实支撑,推动了东西部地区、城乡间教师资源优质均衡发展。

第二,教师教育标准化建设日益完善。教师教育标准化建设是引导我国教师教育进入国际教育领域的重要保障。继《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之后,新时代以来,教师教育的标准化建设进一步推进。教育部2013年8月15日发布《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2017年10月26日发布《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2018年发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等等,基本形成了由各学科各学段教师专业标准、教师培训课程标准、教师培养机构质量评估标准组成的教师专业标准体系,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形成新局面,并向世界水平迈进。

第三,教师教育体系走向开放协同联动。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需要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作为强有力支撑,新三级师范教育体系已不能满足新时代对高素质专业化教师的需要,多元主体参与教师教育已成为时代要求。2022年4月2日,教育部等八部门发布《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2023年7月25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实施国家优秀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这意味着我国逐步构建起以师范院校为主体、高水平综合大学参与、教师发展机构为纽带、优质中小学为实践基地的开放、协同、联动的现代教师教育体系。为整体提升师范院校和师范专业办学水平,提高教师培养质量,强化地方师范院校建设,2022年2月9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实施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的通知》,指出协调高水平师范大学以组团形式,支持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薄弱师范院校建设,更好地服务欠发达地区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为提高教师培养层次,增加高素质教师供给,《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本研衔接师范生公费教育实施办法》规定,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面向师范专业学生实行本科和研究生阶段一体设计、分段考核、有机衔接的培养管理制度。该办法衔接师范生公费教育,增加了高层次、高素质教师供给。

第四,学科教师教育制度建设迈出了坚实步伐。2022年5月19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小学科学教师培养的通知》,就我国小学科学教师的培养提出了要求。《关于实施国家优秀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支持以“双一流”建设高校为代表的高水平高校参与教师教育,为中小学培养理工科教师。今年8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明确指出,“提高教师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强调“将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作为教师教书育人的基础,贯穿教师发展全过程”。随着学科教师教育在教师队伍建设中不断受到关注,我国学科教师教育制度建设不断深入,有力推动我国学科教师整体素质提升。

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国教师教育制度不断发展完善,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师教育理论和实践不断彰显,中国特色教师教育话语体系不断增强。新时代新征程,为更好地应对局势之变、人口之变、技术之变对教师教育的考验,更好地促进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还需持续关注并不断完善以教师供需关系为核心,以需求预测为导向,聚焦教师培养体系、质量标准体系和政策保障体系,健全回应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

(朱旭东系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李秀云单位系伊犁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作者:朱旭东 李秀云

中国教育报》2024年10月24日 第06版

[我要纠错]
文:王振袢&发表于江苏
关键词: 新中国 成立 75年 我国 教师教育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点个赞
0
踩一脚
0

您在阅读: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不断完善

Copyright©2013-2024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

最热文章
最新文章
  • 卡尔蔡司镜片优惠店,镜片价格低
  • 苹果原装手机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