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齐鲁壹点记者 巩悦悦 策划整理
编者按:家人闲坐,灯火可亲,是人们对于春节的理想状态。而在山东多地的大中小学及幼儿园,数不尽的教师群体正在祖国大地上“书写”论文。基于此,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青年说》新闻专栏即日起发出“山东教师的寒假日记”征集令,邀请山东省一线教师用手中的笔和镜头,记录下2025年寒假最难忘的一线故事和精彩瞬间。
文|菏泽市单县徐寨镇刘寨小学教师 孙敏瑞
寒假伊始,我从忙碌的教学生活中短暂抽离,走进影院,观看了热映的《哪吒2》。本以为只是一场简单的娱乐放松,却未曾想,这部电影如同一束光,照亮了我对教育的诸多思考,尤其是对农村孩子教育的全新认知。
2025,哪吒再燃烽火,风云再起。手持火尖枪,脚踏风火轮,哪吒归来,誓要搅动三界风云,守护每一份不屈的灵魂。每一帧画面,都是对勇气的颂歌;每一个瞬间,都燃爆我的热血。当哪吒那句“我命由我不由天”振聋发聩地喊出,他在命运的漩涡中奋力挣扎,用自己的力量改写被定义的人生时,我不禁联想到那些在农村教育环境中努力奋进的孩子们。
他们所处的教育资源或许比不上城市孩子,就像哪吒一出生便背负着“魔丸”的标签,被偏见和限制环绕。在我任教的农村学校,多媒体设备陈旧,图书角的书籍也寥寥无几,可孩子们眼中对知识的渴望、对未来的憧憬,如同哪吒体内不屈的力量,势不可挡。身负天命,挑战宿命,乾坤圈锁住的是肉身,锁不住要烧穿九重天的魂。哪吒再战,扭转乾坤新局面,而我的学生们,也在自己的求学之路上,勇敢地与困境作战。
课堂上,他们那一双双明亮的眼睛紧紧盯着黑板,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知识点;课间休息时,还会围在我身边,拿着皱巴巴的作业本,询问课上没听懂的难题。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奔波,无暇给予细致入微的学习辅导,可即便如此,他们依旧坚守,从未放弃对命运的抗争。就像电影中浑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哪吒,被定义为魔丸,却一心只想守护陈塘关百姓,魔丸不是诅咒,是苍穹裂开的第三只眼。我的学生们,虽身处农村,条件艰苦,却有着最纯粹的求学之心,这便是他们打破命运枷锁的“第三只眼”。
电影里哪吒与敖丙之间纯粹的友情也深深触动了我。在农村学校,孩子们之间的情谊同样质朴而深厚。学校的操场尘土飞扬,没有先进的游乐设施,可他们一起在操场上奔跑嬉戏,摔倒了互相搀扶;简陋的舞台上,为了班级荣誉,他们齐心协力地表演节目;课间,大家分享着家里带来的粗茶淡饭,小小的零食传递着大大的温暖。这种纯真的友情,是他们成长路上最温暖的陪伴。正如电影结尾那句:“因为我们都太年轻,不知天高地厚。”这里的“年轻”不是年龄,而是心态。我的学生们,也正以这种不知天高地厚的勇气,在相互支持中学会合作与分享,共同成长。或许他们无法像哪吒一样“扭转乾坤”,但至少可以在被生活捶打时,对自己说一句“我想试试”。
“人生只有一辈子,与其一直退让,不如为自己拼出一条路!”对于农村孩子来说,教育是改变命运的重要途径。身为老师,我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我是他们成长路上的引路人,要像电影中太乙真人引导哪吒一样,用耐心和爱心去挖掘每个孩子的潜力,帮助他们找到属于自己的“法术”。我计划利用课余时间为基础薄弱的孩子补习功课,组织课外兴趣小组,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为他们打开知识的大门,让他们看到更广阔的世界,坚信自己有改变命运的能力。
我是哪吒,三头六臂的哪,脚踏风雷的吒。我的学生们,也如哪吒般在逆境中成长,每一次蜕变都是新生的开始,未来可期。哪吒的故事,不仅仅是神话,更是成长的缩影,每个瞬间都触动人心。哪吒的抗争,是命运交响曲中的最强音,而我也将陪伴着我的学生们,奏响属于他们的命运强音。
这场电影就像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我在寒假的闲暇时光里,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初心。新的学期,我将带着这份感悟,在农村教育这片土地上,为孩子们的成长播撒希望的种子,期待他们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