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时刻接触“死亡”的职业,“殡葬”在很多人眼中是“要退避三舍的”。一些人忌讳谈及相关话题,更避免和它产生关联。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巩悦悦
作为时刻接触“死亡”的职业,“殡葬”在很多人眼中是“要退避三舍的”。一些人忌讳谈及相关话题,更避免和它产生关联。
不过,“殡葬”相关词条还是在清明节前冲上了热搜,不少年轻人用科普的方式,在社交平台展示入殓师的真实状态。轻松的基调、跳脱的内容,打破了人们对“殡葬”的刻板印象,也让人对殡葬行业产生好奇。为此,记者采访了一位选择殡葬行业的“00后”,听她揭开了该行业的神秘面纱。
图纸之外的选择
和大多数人的想象不一样,河南新乡一处陵园里的小潘是自主选择去做“生命礼仪师”的。据她介绍,高中时因为电影《入殓师》对殡葬行业产生兴趣,却遭到母亲强烈反对。高考时,她妥协报考了建筑专业。
转机出现在毕业后。在建筑行业熬夜画图、量房、应对复杂人际关系的日子里,小潘很快意识到,这份父母眼中“正经工作”,自己做得并不开心,“我根本就不属于这里。”
与此同时,为缓和母女关系,小潘妈妈通过不断学习、读心理类书籍、接触年轻群体,最终对女儿说:“工作别有压力,选你喜欢的吧。”
从建筑行业离职以后,小潘虽然对殡仪工作念念不忘,但因为这份职业比较特殊,她也尝试寻找过其他工作,但都不是理想中的。后来,一则“生命礼仪师”招聘启事跳入她的视野,没有专业背景的她,仅凭一腔孤勇应聘成功。据她介绍,陵园和殡仪馆招人难,尤其是年轻人。
小潘应聘的岗位是遗体美容师,和她一样身处这个岗位的还有一位五六十岁的师傅,以及一位“90后”。她的到来,成为了这处陵园里最年轻的从业者。不过直到上个月,小潘才敢和爸爸说“我在墓地工作。”
小潘(左)正和同事进行下葬仪式前的准备工作。(受访者供图)
“入职三个月才缓过来”
从业半年多了,第一次服务逝者的经历让小潘至今难忘。
那是入职后的第三个月,小潘面对的第一位逝者,是一位肝癌离世的60岁阿姨。逝者因冷冻僵硬,粉底难以附着,她就用手心一点点捂热逝者脸颊,将妆容融进皮肤。三天后,当送逝者最后一程的时候,家属给出的评价是“化妆把她还原成了遗照上的漂亮样子,就像睡着了一样。”
对小潘而言,这份“还原生命尊严”的工作背后,是持续三个月的心理拉锯。
“第一次面对逝者和我想象中不太一样。我想象中的逝者就像人睡着了一样,但其实她是肝癌去世的,我能从她脸上看到生前痛苦挣扎过的痕迹。”小潘回忆道,在为逝者化妆的三天时间里,她不停地给自己做思想准备,“那段时间我每晚都会从噩梦中惊醒,甚至听到妈妈提高嗓门都会心慌害怕,心理压力特别大,这种状态持续了三个多月。”
后来,守灵期间,当去给逝者家属送遗照的时候,小潘看到逝者生前照片“很动人”,就像是身边长辈一样,“照片上的人和我当天看到的人反差很大,我会联想到她生前也是和我们一样的人,就会发自内心的想要体面地送她离开。”
“00后”的生命课
为什么从事这个行业?小潘道出了缘由:“我现在20多岁,家里没人去世。但我总会恐惧,我怕真正面临这一刻的时候,不能让他们体面走完流程。我想多经历一些,让自己有个心理预期,学会坦然接受和面对死亡,因此我越害怕什么就越要做什么。”
刚离开建筑行业时,小潘只想找份“不用和人打交道的工作”,但真正从事殡葬行业以后,她发现和家属打交道会更多。比如要照顾他们的情绪,尽量给予他们安慰和帮助,“当别人遇到悲痛事情时,我就会不由自主地把工作做到最好,我想把他们最后一件人生大事做圆满。”
不过,小潘因为好奇,更带着些许的恐惧入行后,身边的朋友更多是不理解,她能明显地感受到“大家平时在避讳”。“我和朋友讲这里的生活,朋友也会非常害怕。不管我描述得多美好,尽管他们也觉得这份工作不错,比较清闲,但也会恐惧,也会考虑很多。”小潘轻叹一口气说,“他们内心可能还是过不去那关。”
如小潘所言,放眼日常生活,人们一般很少谈论“死”,但殡葬行业接触最多的就是这个敏感字眼。因为这份职业,好几位朋友选择与小潘断联,有的是因为不理解,也有的说话很难听,但小潘仍然不后悔从事这份行业,“这份工作总要有人去做,未来我想长久地干下去。和同事相处得好,工作也清闲,符合我不争不抢的性格,每天都挺轻松的。”
图为小潘日常工作的环境。进入殡葬行业以来,不少朋友因为她的这份工作选择与之断联。(受访者供图)
在告别中成长
这究竟是一份怎样的职业?从入职前的好奇,到刚入职时的恐惧,再到现在的平静,小潘认为自己最大的改变就是更懂得珍惜了。
“以前很多事情都想和人对比,总觉得自己不满足,但来这边工作以后,看到别人家的生离死别,我觉得生和死就是一瞬间的事。”小潘说:“我会比以前更懂得珍惜,更有感知幸福的能力了。只要父母健健康康,下班能吃到母亲做的菜就很满足,我现在每天都很快乐,很幸福。”
工作半年来,小潘已经服务过五六位逝者。其中一位和她年龄相仿的女生去世于甲流,看着花一样年纪的生命就这样中止了,心里特别惋惜;另有一位刚生过宝宝的宝妈,在宝宝出生一个月后去世了。宝妈和老公都是河南当地医生,有着很好的工作和家庭,但花费几十万元仍然没能抢救回来这条鲜活的生命,这让小潘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和无常。
从事这份工作之前,小潘很在意别人的眼光,总觉得自己不够漂亮,担心别人不喜欢她。但从事这份工作以后,有人会觉得了不起,但更多人会不理解。可无论哪种声音,她都能坦然接受了。
清明前夕,小潘常穿梭在碑文打印机与墓区间。每逢传统祭扫高峰,她和同事总要连轴转:代人擦拭墓碑、摆放祭品。“从前总想证明自己,现在反而踏实了。”谈及变化,小潘表示,在得到妈妈的支持后,工作让她生出了更多力量,她也从恐惧中生长出了更多新的勇气。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