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日起,《青年说》栏目策划推出“山东教育者手记”,为山东大中小学(幼儿园)校长和教师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分享教育一线的所见所闻所感,记录那些触动到你的瞬间。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巩悦悦 策划整理
编者按:即日起,《青年说》栏目策划推出“山东教育者手记”,为山东大中小学(幼儿园)校长和教师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分享教育一线的所见所闻所感,记录那些触动到你的瞬间。
文|临沂市沂南县蒲汪镇大王庄初级中学教师 孙殿勤
“关于课题这事儿,你可以加入课题领航团队,让里面的专家给你指导指导,这样你研究起来,可能更加顺手一些。”沂南县教体局教科室的朱建淑主任,一脸和气地对我说。对课题研究充满焦虑的我,听她这么一说,心里像是有了底,赶忙收拾了一下乱糟糟的心情,在朱主任的帮助下,加入了学校所在的课题领航片区团队的微信群。
说起这课题研究,我起初纯粹就是冲着那证件去的。在教学一线干了好些年,年纪渐长,教学思想不知不觉就跟不上形势了,教育方法也变得固化,怎么都打不开新局面,导致教学成绩不是太理想。每到评比的时候,总是比别人差那么一截,评优树先很难轮上我。可评职称又必须得有证件撑着,我常常望着那些证书干着急,却一点办法都没有。
学校领导瞅见我这“窘境”,便给我指了条路:“你平时不是爱读书、文章也写得不错嘛,要不试试搞课题研究,说不定是一条‘捷径’。”我琢磨着领导的话,好像是这么回事。等到课题申报的时候,我也没仔细考虑,稀里糊涂就报了一个。其实哪是没有认真选啊,实在是对课题研究一窍不通,真要动手做,就像“老虎吃天”,完全不知道从哪儿下嘴。
拿到课题申报书,我对着那一堆空白,脑袋里也是一片空白,选题、立项这些关键环节,对我来说就跟雾里看花似的,懵懵懂懂。也没人可以咨询,我连资料都不知道该怎么查。搞科研、立课题,看着这么麻烦,我心里就打起了退堂鼓,可一想到现实里拿其他证件也难如登天,又左右为难,纠结得不行。就在我犹豫不决的时候,同事看出了我畏难发愁的心思,建议我去教科研办公室问问。
不想在那儿正好碰上朱主任,我一股脑儿把心里的困惑全倒了出来。朱主任听完,和声细语地帮我纠正想法:“搞课题研究,能拿证件固然好,但这可不是重要的。我们研究的课题,得从教育教学实践的难题出发。把这些难题研究透了,解决了,教学质量提高了,老师育人的本事增强了,学生也能全面发展,这才是课题研究真正的目的,可不能光盯着那一张证书。”她顿了顿,又笑着鼓励我:“当然,等你把这些都做好了,还怕拿不到证书?”
她的这一番话,就像一道光照进我的心里,让我对课题研究有了新的认识。
后来,我顺利加入了学校所在的课题研究领航团队。全县按学校位置划分了六大课题研究领航团队——团队里有经验丰富的课题专家,还有像我这样的课题研究“小白”。在学校,我们是教书育人的老师;在课题研究这儿,我们就是虚心求学的学生。朱主任对我们的帮助很贴心:从最开始怎么选题,到怎么填课题申请书、怎么开题、怎么写课题中期报告,再到怎么收集材料,每一步都安排课题专家给我们详细讲解、耐心指导。
团队还定期召开课题研究会议,会上课题主持人要讲课题的研究进度或对研究课题进行说明,专家当场点评,主持人要是有疑问,专家马上解答。每次开课题研究会,朱主任都亲自到场,她的指导细致又精准,从申报材料的格式、内容怎么写,到佐证材料怎么选,把课题申报和结题材料里常见的问题都梳理出来,给出实实在在的建议。她一直强调,老师们做课题研究,得抓住关键问题,实实在在地研究,得出有价值的成果;还要创新教科研方式,把联研共同体课题的开题、中期论证、结题这些工作都要落到实处。多亏了专家的指导和课题组成员的帮助,我主持的课题才一点点完善起来,最后顺利结题,并把研究结果运用到教学实践当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朱主任知道,课题研究离不开扎实的理论基础,可我们一线老师,实践经验是有,但理论知识往往比较欠缺。于是,她发起了“阅读·实践·共成长工程”的活动。这个活动把全县的教学骨干组织起来,分成小组开展读书活动。专家推荐教育理论方面的书籍,大家读完交流心得,写读后感交上去,专家点评、成员之间也互相评一评,隔段时间还会表彰优秀学员,通过这些方式,带动全县老师一起阅读、实践。我按照专家的推荐读了不少书,读完之后,感觉好多以前在教学里想不明白的问题,一下子都有了答案,心里也不像以前那么浮躁了。
回想起这段经历,朱主任和专家们给我的帮助,就像春天里的春风,实实在在地温暖着我,让我在成长路上有了前进的力量。这份温暖,我会一直记在心里,也激励着我在以后的教育工作里,不断努力,不断进步。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