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悦读成长计划|李秀建:破茧寻光,家校沟通的蜕变与升华

:2025年04月22日 青年说
分享到:

山东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携手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面向山东省大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发起 “照亮我的那本书”主题征集活动,旨在通过真实动人的阅读故事,展现书籍在教育中的深远力量,传递阅读带来的成...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巩悦悦 策划整理

编者按:山东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携手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面向山东省大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发起 “照亮我的那本书”主题征集活动,旨在通过真实动人的阅读故事,展现书籍在教育中的深远力量,传递阅读带来的成长与蜕变。(征稿及教育线索提供邮箱:qlwbyddx@126.com。)

文|临沂市沂南县第四实验小学教师 李秀建

教育是一场漫长的旅程,而家校沟通则是这场旅程中不可或缺的桥梁。起初,我在家校沟通的道路上跌跌撞撞,直到读到全国著名班主任梅洪建老师的著作《家校沟通,没有痛过你不会懂》,才让我在迷茫中找到了方向,开启了家校沟通的新篇章。

困局:家校沟通的荆棘之路

小浩,是我们班里一个格外活泼好动的孩子,他仿佛有用不完的精力,不是在课间奔跑打闹时碰倒同学,就是在课堂上扰乱秩序,引得周围同学无法专心听讲。处理这些接连不断的问题,成了我每日工作中的“重头戏”。每次与小浩家长沟通,满心期待能形成教育合力,改善小浩的行为,结果却总是事与愿违。

记得有一次,小浩在课间与同桌发生激烈争吵,甚至动起手来。我立即联系小浩的家长,详细说明事情经过,希望家长能重视并配合教育。然而,小浩爸爸的回应却让我如坠冰窖。他语气强硬地质问我:“为什么总是我家孩子出问题?别的孩子就一点责任没有?你们老师平时都怎么管的?就知道找家长!”一连串的指责,让我一时语塞,满心委屈。挂了电话,我内心五味杂陈,自己如此尽心尽力,却得不到家长的理解与支持,实在令人难过。何况,班里像他这样的家长并不只有一个。

冷静之后,我开始反思自己的家校沟通方式。我发现,每次与家长交流时,我总是向他们告状,却很少给他们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家长一次次被叫到学校,却看不到孩子的改变,难免心生不满。这次经历给我敲响了警钟,也让我明白,家校沟通绝非简单的信息传递,而是需要智慧与技巧的深度合作。

破局:从书中探寻教育智慧

在迷茫困惑之时,梅洪建老师的著作《家校沟通,没有痛过你不会懂》犹如一道曙光,照亮了我的家校沟通之路。

阅读了这本书,让我对家校沟通有了全新的认识。原来,有效的沟通不是单方面的抱怨与指责,而是平等的对话与合作。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问题,更要尊重家长的感受,要从多个方面与家长进行全方位的沟通,共同探寻孩子成长的最优路径。

有了理念的指引,我开始积极探索家校沟通的方法,努力将书中的理论转化为实际行动。

之后,我改变了与家长交流的态度和方式,从心底尊重每一位家长,以平等、友善的姿态与他们沟通。不再将沟通视为“告状”,而是看作共同探讨孩子成长的契机。交流时,我常用“我们的孩子”这样的表述,拉近与家长的距离,让他们感受到我们是教育的同盟。遇到问题时,我会选择在双方都冷静的情况下,客观陈述事实,以商量的口吻与家长共同寻找解决办法。比如,当学生之间发生冲突时,我会先安抚学生情绪,再邀请家长到校,一起分析问题背后的原因,引导家长从孩子的角度思考解决方案,充分尊重家长的意见和想法。

书中说,赢得家长的认可和尊重,不仅要有真诚的态度,更要有扎实的专业素养。于是,我努力提升自己的教育理论水平,将自己的教育理念和管理方法,通过多种渠道传递给家长。

我定期在家长微信群分享家庭教育的优质文章,为家长提供实用的教育建议;利用微信公众号,记录班级动态,分享教育心得,宣传班级正能量;创新家长会形式,将传统的汇报式家长会转变为互动式学习交流活动。例如,在一次家长会上,我围绕“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这一主题,设置互动环节,邀请家长分享经验,共同探讨解决方案,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为了让家长更深入地了解学校教育,我积极邀请家长参与班级建设,让他们成为班级管理的重要一员。

我热爱阅读与写作,便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如微信小程序读书打卡、线上阅读分享会等,并创办班刊《晨曦》,发表学生的优秀文章。在这个过程中,邀请家长参与,轮流担任班刊编辑,负责排版、校对等工作,不仅增进了亲子关系,也让家长更加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

此外,我还策划了各类特色活动,如诗配画、厨艺大赛等,邀请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这些活动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也进一步拉近了家校之间的距离,增强了家长对班级管理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蜕变:构建和谐家校关系

通过一系列的努力,家长们对我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认可,积极参与班级事务,形成了良好的家校共育氛围。而小浩的转变,更是让我深感欣慰。我以真诚的态度,与小浩家长多次沟通,我们根据小浩的特点制定了个性化的教育方案。在学校,我特别关注小浩的闪光点,鼓励他参与班级活动,发挥自己的绘画特长。在班级诗配画创意大赛中,小浩获得了二等奖,这让他在同学们面前找到了自信。同时,小浩家长也主动与我保持密切联系,关注孩子的点滴进步。渐渐地,小浩变得懂事、自律了,学习成绩也在逐步提升。

《家校沟通,没有痛过你不会懂》这本书,不仅为我解决了当下的教育困境,更为我提供了家校沟通的动力源泉。回顾这段经历,我深刻认识到家校沟通是一门需要不断学习和探索的艺术。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每一个家庭都有着不同的教育背景和需求,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不断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和专业素养,以更加灵活、多元的方式开展家校合作。

[我要纠错]
[ 编辑:王振袢 &发表于江苏 ]
关键词: 齐鲁晚报 齐鲁 记者 策划 整理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点个赞
0
踩一脚
0

您在阅读:教师悦读成长计划|李秀建:破茧寻光,家校沟通的蜕变与升华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

最热文章
最新文章
  • 阿里云上云钜惠,云产品享最低成本,有需要联系,
  • 卡尔蔡司镜片优惠店,镜片价格低
  • 苹果原装手机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