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大部分省份报考人数较去年有所增加。
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首日落幕。记者从教育部获悉,今年全国报考人数为474万,比上年增加17万人。记者注意到,全国多个省份此前公布了各自的研考报名数据,绝大部分省份报考人数较去年有所增加。同时,多个省份公布了研考“借考”相关数据。此外,各高校精心做好组考服务工作,为考生提供安全、便利的就考环境。
多个省份考研报名人数增长
24日上午,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正式开始。据北京教育考试院,今年共有15万余名考生在北京参加考试,北京共设有62个研考点,其中部分考点校设置有多个考试地点。
在安徽省近日召开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安徽省教育厅副厅长储常连介绍,2023年安徽省研考共报名考生232800人,比上年增加15175人,增幅为7%,报名人数再创历史新高。安徽省共有30个报考点,共设294个考点,8095个考场,备用考点43个,备用隔离考场818个,选聘考务人员3万余名。考前已根据防疫组考的实际情况,进一步调整增设备用考场,增配考务人员。
四川省教育考试院也公布了报名数据。今年四川省考试报名确认人数25.8万人,较去年增加0.4万人,同比增长1.53%。日前,四川省召开2023年研招考试组考防疫及考试安全工作调度会,部署开展“六大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冒名顶替和考试舞弊等严重违规违法行为。
据浙江省教育考试院,本次考试浙江省共有近17.4万名考生,各级教育考试战线和相关部门全力以赴做好考试组织保障,在全省103个考点迎接考生的到来。
陕西省咸阳共青团披露,陕西省今年共设43个正式考点,研考报名人数17.19万人,其中,应届生86257人、往届生85643人,总人数较去年增长4123人,增幅2.46%。
黑龙江教育考试院公布,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该省共计报名125071人,设置考点69个、考场4553个、服务考试人员13500余人。
辽宁省教育考试院公布,该省共14.8万考生走进研考考场。全省14个市设立了35个报考点,启用182个考点,共计7847个考场,近3万名考务工作人员参与组考工作。
各省份完成大规模试卷调配,保证借考生顺利参考
在防疫“二十条”和“新十条”背景下,为帮助部分考生解决赴考的实际困难,对于仍滞留在报考点所在地以外省份且返回报考点确有困难的考生,教育部部署做好有关考生借考工作。
今年有部分考生在京借考。为保证借考生顺利参考,北京教育考试院此前多方统筹协调试卷转运、考场编排,确保考生“应考尽考”。为了帮助京内高校借考生的试卷调换,北京教育考试院在考前曾组织京内高校进行试卷调换。
据浙江省教育考试院,浙江省通过大数据摸排考生健康状况,分类安排考场。同时,为解决滞留考生的赴考困难,先后开展两轮跨省借考工作,为7400余名借考考生,集中转运近8000份自命题试卷,涉及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试卷已在考前按保密流程调配到位。
据辽宁省招生考试办公室,全省各地各部门周密做好考试组织,就近就便妥善安排3792名外省考生在该省借考,积极为21名残疾考生提供考试便利。
此外据中国教育新闻网报道,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新疆共接收借考考生1.69万人。目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考试院已积极协调相关省份教育考试机构按要求完成借考考生考点安排和试卷调配工作。据三湘都市报,截至12月11日24时,湖南省已确认在外省借考的湖南省考生有3082人,在湖南省借考的外省考生有3143人。
各校多项服务保障措施为考试护航
今年全国共有近3万名考生报考复旦大学,其中上海地区的9000余名考生在复旦大学考点考试。
复旦大学共启用了11栋教学楼的292个教室,设置普通考场、特殊考场和应急考场,分布在本部校区、江湾校区、附属中学、第二附属学校和控江初级中学,选聘考务人员一千余人,为每一位研考生保驾护航。
记者了解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考点开放了远望谷体育馆供校外考生午间休息和用餐,馆内提供姜汤、热水,并配置微波炉供考生使用。隔离考场的餐食配送到考场楼下,志愿者在楼下协助取餐,考场内还配备了纸杯和餐巾纸,如有需要考生可以向监考老师提出。
今年,南开大学考点共设173个非艺术类考场,分别位于八里台校区和津南校区。学校安排了工作人员对不同类别考生进行引导,将考生分流。
考试期间,学校采用多种技术手段反作弊,并为每一位考生准备了密封袋,“一袋一码”妥善存放手机等个人物品,严格落实考生手机不入考试楼的规定,确保考试公平公正。
此外,学校还协调校内资源,按照考生类别安排了休息场所,希望考生们经过短暂休息之后,以更加充沛的精力投入后续的考试。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4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