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停止校园欺凌、建设平安校园
  • 江苏自考报名-南京网络教育-教育培训--江苏教育黄页
  • 小宋通信商铺江苏移动手机套餐优惠多多
  • 司法考试 公务员考试 PHP教程 自考 注册会计师 会计证 统统免费下

在教育强国建设中走在前做示范 | 泰州:坚持教育优先发展 加快建设教育强市

:2024年12月05日 江苏教育发布
分享到:

泰州市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建成教育强市,实现优质均衡发展。实施系列惠教利师政策,解决优质学位供给不足问题,推动城乡校际发展,实现优质带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全市组建中小学(幼儿园)教育集团...

djEvQ1ZHd2NlUTlZM1F0RjlHbkxWaGdMd2tQN0k5aHBPM29YbzBkUGEtYTMweXdQX0NpQlE0RDhpY3lSSWRmcWQxYVltcjJybWRIYXBRak5qdlFvZFIwQ2xfNl9ya2oxaXk1bVZqR01XNzhoSjQ9.jpg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生动展现江苏在教育强国建设中“走在前、做示范”的探索实践,全面宣传各地各校奋力打造“公平共享、全面多样、开放融合、卓越创新”教育样板示范高地、扎实推进高标准教育强省建设的新作为新举措,“江苏教育发布”开设专栏,展示江苏教育系统积极助推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的生动图景、鲜活经验和典型案例。

今天,来看泰州经验——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

加快建设教育强市

近年来,泰州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优质发展的战略地位,以最好的资源、最强的改革、最大的关爱支持教育,先后推出教育优先优质发展18条、基础教育14条、职业教育17条、优教5条、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等系列惠教利师政策,加大优质资源供给、提升教学质量、深化教育改革、建强教师队伍,高质量教育体系逐步形成,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满意度不断上升。

突出优质均衡的发展导向,全力保障“学有优校”。促进教育公平关键在补齐短板、提升品质,办好每一所学校,回应群众对优质均衡教育的期盼。近年来,我们致力于做足增量,破解优质学位供给不充足问题。推动各级党委和政府坚决扛起教育优先发展的政治责任,把加快学校项目建设、强化优质资源供给作为重中之重,建立教育规划、学校布局、学位供给与生源数量变化相匹配的动态调整机制。“十四五”以来,累计投入110.97亿元,新(改、扩)建学校157所,新增学位7.73万个。致力于优化存量,破解城乡校际发展不均衡问题。加大城乡中小学(幼儿园)共同体建设力度,健全城乡学校帮扶激励机制,强化优质带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打破校际、城乡和市(区)边界,赋予教育集团(共同体)更大的人事、经费和资源自主权。全市组建中小学(幼儿园)教育集团135个,参与集团化办学比例87.72%,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和农村校、薄弱校实现全覆盖,骨干教师交流比例37%,名校名师的引领和辐射作用日益彰显。致力于提升品质,破解教育内涵发展不丰富问题。发挥创建引领作用,在学前教育阶段开展优质园创建,省优质园覆盖率85.11%,连续8年位列全省第一,兴化市入选教育部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提升实验区。树立正确教育价值标杆,在义务教育阶段培育新优质学校,在高中教育阶段开展星级创建及高品质示范高中、特色高中建设,全市四星级高中23所(占比67.6%),3所高中入选省高品质示范高中建设立项学校,省泰州中学高分通过首批现场考核评估。

突出立德树人的目标导向,全力保障“学有优教”。牢固树立教育质量观,创新培养机制、深化评价改革,为新时代人才培养筑牢根基。紧盯教学质量提升,建立教研员与学科质量捆绑考核机制,每季度召开课堂教学改革现场会,常态化开展全市中小学校教学视导并实现全覆盖,完善教学基本规范,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完善作业管理机制,将作业设计纳入教研体系,将作业管理纳入学校办学评价,让作业布置有标准、优秀作业可评价、作业评改有要求、作业质量有管控。深入实施“双减”,“5+2”模式课后服务实现义务教育学校和有需求学生两个“全覆盖”,建设“乐学泰州”实境教育资源地图,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48个案例分别入选教育部、省落实“双减”典型案例。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探索“强基计划”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路径,优化普通高中特长生招生政策,努力为每一名学生发展提供适合的教育。积极探索小初高一体化贯通培养模式,引入优质教师和课程资源,致力构建有突出潜质学生早期发现、及时培养机制,服务国家人才自主培养战略。加强科学教育,落实省中小学实验教学合格行动计划,加快推进学校标准实验室或科技教育实验场馆建设,配齐配足实验人员及实验设施。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鼓励基层首创,明确6个改革实验区,所辖市(区)“揭榜挂帅”,着力破解城乡一体化、创新人才培养等关键领域体制机制问题,用两年左右时间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经验成果。深化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积极推进音乐、美术中考改革,加强劳动教育评价,以评价改革推动完善“五育并举”体制机制。

突出教师第一的价值导向,全力保障“学有优师”。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高素质教师队伍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我们在中小学教师招聘与优秀教育人才引育上打破条框束缚,吸引更多人才加入教师队伍,以人才优势谋求质量优势。真金白银引才奖优。2021年以来,各级财政累计新增投入38.71亿元专项用于提高教师待遇,并参照公务员综合考核标准建立同步增长机制。在发放过程中强调差别化,重点向一线教师和班主任倾斜,体现多劳多得、绩优多得。深入实施“凤城英才计划”等惠师政策,通过发放“购房券”、采取“一事一议”“一人一策”等方式,全市引进各类优秀教育人才超百人。统筹组织教师公开招聘,加大竞赛学科和紧缺学科教师招引力度,增加校园招聘频次、比例并向重点师范院校毕业生倾斜。深入实施“银龄优教”计划,充分发挥老教师和退休教科研训人员作用。精准有力提能强质。依托“泰州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深化泰州教育名家和学科领军人才培养,近3年新增苏教名家培养对象4人、省特级教师19人、正高级教师63人,“名特优”教师队伍持续壮大。探索取消教科研训部门职称比例限制、达法定退休年龄延退女教师不占岗位职数等办法,3年共释放100多个高级教师岗位,缓解编制、岗位资源紧缺矛盾。每年统筹20个高级教师岗位,不占学校职数,专项激励优秀青年教师脱颖而出。与省内外重点师范院校合作,开办在职教育硕士“泰州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实招硬举严管厚爱。坚持严管与厚爱并重,落实师德教育第一课制度,推行局长访校长、校长访教师、教师访学生“三访”制度,持续治理有偿补课、以教谋私等师德失范行为,全面构建教育、宣传、监督、奖惩、考核相结合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举办形式多样的“礼赞教师”活动,覆盖所有教育岗位,涉及不同阶段教师,让所有教师体会到职业的尊崇感和幸福感。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刻把握教育强国建设面临的新形势,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扎实推进教育综合改革,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全力以赴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本文作者系泰州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局长 万永良)

来源:江苏教育报

编辑:王筱

审核:崔婕 王素娟

在教育强国建设中走在前做示范

(点击词条回顾系列内容↓)

【答卷】

牵线搭桥通四方 产学研用做文章

生动描绘全面育人“新图景”

打好体教融合“组合拳” 构筑全员参与“新常态”

在兴农强国新征程中勇担使命

江苏携手非洲,结出职业教育合作累累硕果

响亮回答新时代“育人三问”

让优质教育成为群众“看得见的风景”

教育之强支撑高质量发展步履铿锵

【实践】

南京:答好“公平普惠”“优质均衡”时代命题

无锡:“三堂”构建教师发展新格局

常州:以“双创”引领教育高质量发展

泰州:探秘科学“泰”有妙招

淮安:点亮关爱之光

扬州:为学生成长注入新动力

连云港:“山海课堂”展现思政育人新气象

宿迁:努力实现学有所教向学有优教跨越

苏州:教育数智化转型的苏州实践

东南大学:瞄准真难题,项目制育人助力企业“大步快跑”

【笔谈】

南京:省会担当 教育先行 奋力推进南京教育现代化走在前做示范

南通:聚力基础教育扩优提质 推动现代化教育高地南通新实践再攀新高

常州: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高位发展

扬州:“四项行动”为学生终身发展注入核心素养

连云港:紧扣守正创新主题 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 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连云港新实践作出教育贡献

[我要纠错]
文:宋聪乔&发表于江苏
关键词: 深入 学习贯彻 党的 十届 三中全会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点个赞
0
踩一脚
0

您在阅读:在教育强国建设中走在前做示范 | 泰州:坚持教育优先发展 加快建设教育强市

Copyright©2013-2024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

最热文章
最新文章
  • 卡尔蔡司镜片优惠店,镜片价格低
  • 苹果原装手机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