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济南市职业教育工作大会成功召开,会上公布了“2024年济南市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十大案例”。济南信息工程学校作为唯一市直中职校,“智能财税工场专班”产教融合创新实践案例成功入选。
2月20日,济南市职业教育工作大会成功召开,会上公布了“2024年济南市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十大案例”。济南信息工程学校作为唯一市直中职校,“智能财税工场专班”产教融合创新实践案例成功入选。
聚焦小微痛点
创新职教模式
当前,经济高质量发展与产业升级对职业教育提出更高要求。济南信息工程学校瞄准小微企业财税管理人才匮乏、信息化能力不足等发展瓶颈,联合山东神州顺利办等企业,打造“校企融合、财智融汇、业才融通”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共建智能财税工场专班,学校将教学场景与企业需求深度绑定,构建起“课桌即工位、实训即生产”的真实职场环境。专班配备42套智能财税系统终端,引入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技术,学生在校即可完成从工商注册到税务申报的全流程实操,真正实现“毕业即上岗”。
校企双元育人
破解人才供需难题
在具体实践中,学校通过三大路径实现突破。一是校企共建实训生态。校内建成仿真实训基地,1:1复刻企业财税服务场景,校外联动山东神州顺利办、君元达会计师事务所等建立实践基地,形成“教学-实训-生产”闭环。学生每日身着工装打卡“上班”,参照企业规章完成真账处理、纳税申报等任务,职业素养在实践中淬炼成型。二是双师协同教学。企业技术骨干与学校教师组成教学团队,企业导师负责实操指导,学校教师强化理论拓展,年均投入1000余课时实践教学。课程体系采用“基础理论+岗位技能+职业素养”模块化设计,将300余个真实案例融入教学,学生人均处理业务量达行业平均水平的1.5倍。三是精准服务小微。专班累计为1000余家小微企业提供账务处理、工商公示及审计服务,帮助企业节省人力成本超500万元,财税处理准确率提升至99.2%。通过“人才培养-技术服务-业务外包”服务链,学校既输送高素质人才,又为企业定制财税健康诊断等数字化服务产品。
成果丰硕
打造职教改革样板
该模式实施以来成效显著:学生初级会计职称考试通过率达85%,远超全省平均水平;毕业生对口就业率连续三年保持98%以上,企业反馈显示岗位适应周期缩短至15天。第五期专班40名学生中,29人直接进入合作企业实习,就业满意度达100%。更为重要的是,学校构建起“需求对接-资源整合-标准输出”的产教融合生态。开发《智能财税岗位能力标准》等12项制度规范,建设3门省级精品课程,成为区域职教改革示范标杆,吸引多所院校考察学习。
济南信息工程学校的实践表明,职业教育只有深度融入产业变革浪潮,才能实现自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双重跃升。这一“济南样板”为新时代产教融合发展提供了生动注解,也为区域经济提质升级开辟了新路径。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4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