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科技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以“强组织、育新人、显担当”为目标,创新推出“一体三维”党建引领团建工作模式,通过政治引领、组织赋能与实践育人深度融合,有效激发基层学生党团支部活力,为新时代高校党...
潍坊科技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以“强组织、育新人、显担当”为目标,创新推出“一体三维”党建引领团建工作模式,通过政治引领、组织赋能与实践育人深度融合,有效激发基层学生党团支部活力,为新时代高校党团协同育人工作积累了经验。
“一体”强根基:筑牢红色堡垒聚合力
潍坊科技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以强化党支部政治功能为核心,构建“支委-党员-团员”三级联动机制,将党建与团建工作同谋划、同推进。通过“双培养”工程双向发力,累计将27名优秀学生骨干发展为党员,推动15名党员成长为科技创新、志愿服务等领域先锋,
学院常态化开展“红色领航”主题学习活动,每月开展2次党员讲党课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组织多次学生党员进社区活动,每季度组织红色基地研学、党史知识竞赛等实践活动,设置学业帮扶、心理疏导等10类党团员先锋岗。在为党员学生提供展示才华、服务同学的舞台的同时,带动团员参与志愿服务,为思政教育注入鲜活力量,实现理论学习“活”起来、思想根基“强”起来。
“三维”赋新能:多维驱动释放青春活力
学院创新构建"思想引领、组织建设、实践育人"的三维驱动模式,全面激活基层党团组织的内生动力。这一模式以"党建带团建"为核心,以实践育人为抓手,以协同创新为路径,实现了思想引领有高度、组织建设有力度、服务青年有温度的工作新格局。
在思想引领维度,学院打造“筑梦红色工程微党课”线上平台,该平台已累计发布由学生自导自演的“党史青年说”系列微视频,以青年视角讲述红色故事。学院创新“1+1+N”结对机制,由1名党员牵头带领1个团支部开展理论共学、课题共研,辐射覆盖全院2500余名青年学子。
在组织建设维度,实行“项目制”党团共建,推行"学生党支部委员兼任团支部指导员"制度,全院71个学生团支部在全年内均有效地开展了党史学习教育。学院将团建工作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设立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等实践项目12项,配套“青春积分”考核体系,实施党团员"双积分"管理制度,将理论学习、志愿服务等纳入量化评价。
在实践育人维度,学院与社区、企业共建12个校地实践基地,联合开展“红色建筑测绘”“古建保护”等主题党日活动。此外,还打造了“匠心筑人”品牌行动,组织学生参与寿光老旧社区改造、非遗文化传承等项目。同时推动优秀实践案例进课堂、进教材,形成“学用结合”良性循环。
党建引领下团建效能成效显著
在深入推进"党建带团建"工作过程中,学院切实将组织优势转化为育人实效。学院党团组织活力显著提升。多次获得由共青团寿光市委颁发的“青年文明号”称号。学院的“小火苗”宣讲团入选2024年全国大学生井冈山精神志愿宣讲团。学院春晖青年服务队多次获得暑期大学生优秀支教队,广大党团员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学生先后在全国大学生测绘学科创新创业智能大赛-测绘技能竞赛(机载激光雷达虚拟仿真比赛非专业组)中斩获特等奖、二等奖,第十届全国高校BIM毕业设计创新大赛中斩获二等奖、三等奖,山东省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中斩获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当前,学院正在深化“红色工匠”培养计划,通过建设“党员创新工坊”、开发思政元素竞赛题库等举措,进一步推动党建工作与专业竞赛的深度融合,为培养新时代建筑人才探索新路径。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尹明亮 通讯员 张培明 闵晓妍 尹潇潇)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