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只有老师才要评一级、高级、特级的吗?在苏州,校长也有特级、高级、中级等职级之分。近日,2016年苏州市中小学校长职级评审认定办法出炉,这是校长职级评审在苏州的第二期。
你以为只有老师才要评一级、高级、特级的吗?在苏州,校长也有特级、高级、中级等职级之分。
近日,2016年苏州市中小学校长职级评审认定办法出炉,这是校长职级评审在苏州的第二期。
什么是校长职级制?
校长职级是将中小学校长的职位按照不同的任职资格、条件和岗位职责要求,分为若干个级等,形成职务级等序列,为校长的任用、考核、奖惩、晋升提供依据和管理标准。苏州市中小学校长职级共分四级六等,即特级、高级(含一等、二等)、中级(含一等、二等)、初级。特级校长比例控制在10%以内,高级及以上校长比例控制在45%以内,中级、初级校长比例不低于55%。校长职级评审原则上每两年评定一次。
什么人可以参评校长职级制?
首先,你必须是一名在岗在职的正职校长。其次,还必须在所开评的市(区)范围瓶内。
与2014年第一次评审不同的是,今年苏州市把评审范围扩大,除了以往的直属学校范围以外,还新增了姑苏区、吴江区和太仓市。这三个区域将结合职级评审情况及校长总数5%,20%择优向市教育局推荐,参加特级和高级一等校长评审。
再次,想要申报的校长还需要满足一些基本条件。如专业技术职务和任职年限需达到一定的要求。
最后,书记或者副校长能不能也参评呢?
在第一期评审结束之后,市教育局还开展了深入调研,在调研中许多副校长认为书记和副校长也应该参照执行校长职级制,因此,市教育局考虑在直属中小学校正职校长先行试点、逐步成熟的基础上,继续研究如何推动书记参照执行、副校长逐步实施。
2014年苏州市在全国首推校长职级制,最后评选出:2位校长为特级校长,占比8%; 4位校长为高级一等校长,占比16%; 4位校长为高级二等,占比16%;12位校长为中级一等,占比48%;3位校长为中级二等校长,占比12%。
需经过哪些认定程序呢?
认定的程序包括个人申报、组织推荐、材料审核、认可度评议、满意度评价、演讲答辩等。除了从年度考核、个人成果、基本情况、专业水平等方面综合评价校长的办学情况,还要听取学生和家长的评价。最后的评定环节中,还将请来全国知名专家评审材料,听取个人陈述,进行现场答辩等。
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参评特级校长的人选,需面向所在市(区)内全体校长及校长后备人才进行一次报告会。报告会后进行一次认可度民主评议,并开展有关实地考察。
以什么样的标准评价校长呢?
苏州市教育局系统研发了评定标准体系,做到程序公开,结果公正。
一是标准的专业性。我局根据国家颁布的校长专业标准,围绕注重德行修养、规划学校发展、营造育人文化、领导课程教学、引领教师成长、优化内部管理等7个维度20项测评内容,研制了《苏州市直属校长专业水平测评表》,由局领导、局机关处室负责人、同行、教代会代表等对校长进行了测评。
二是考核的针对性。针对校长的资历和能力,以个人基本情况、年度考核、学校成果、个人成果、专业水平、民主测评、办学满意度等7个方面16项内容作为重点考核分别量化计分。对家长、学生问卷调查内容基于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涵盖学校整体印象、规范办学、师风师德、教育教学方式、课业负担、课程与活动、作息时间、校园安全、家校联系、设施设备建设与使用多个方面,分别设置小学问卷15题,中学问卷15题,家长问卷10题。
三是评价的独立性。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办学满意度评价委托苏州大学教育学院进行问卷工具研制,并由苏州大学独立进行问卷数据统计。答辩考核由原上海教科院副院长、校长专业标准起草组负责人顾泠沅教授担任组长,延聘来自上海、浙江、山东等地7位专家组成专家评审组,独立开展答辩考核工作。重点考察校长对教育教学规律、人才成长规律、学校管理规律的理解和把握,对课程改革的认识和实施、对学校文化建设的定位和推进、对办学实践的理论总结和升华等。
实行校长职级制的意义是什么呢?
校长职级制的实行将进一步提升校长专业水平,促进校长跨系统、跨区域、跨学段交流,引导校长志于专业、终身从教,把以人为本、立德树人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
推行校长职级制,营造教育家办学的氛围,有利于整体构建校长专业标准和校长选用、培养和激励机制,有利于校长专业化发展和轮岗交流,有利于形成校长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全面提升办学质量,推进公平、优质、适切的苏式教育建设。校长职级制的实施是加快教育家办学的有益尝试,能较好地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支持鼓励校长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创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提高管理水平,形成办学风格。
市教育局局长顾月华表示,通过这样逐步推进的改革,苏州将淡化校长原有的行政级别,致力于校长的专业化发展,培养更多专家型、教育家型的校长,让学校的管理者全身心投入到教育中去,让教育回归教育本身。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4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