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市高校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委员会(扩大)会议召开。市政府副市长王学锋,市政协副主席、市教育局局长奚爱国出席会议并讲话。市政府副秘书长吉志铭主持会议。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领导讲话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王学锋就如何全面做好今年的两大考试的组织工作强调了三点意见: 进一步提高认识,把考试安全放在重要位置 2016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地、各有关部门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履职尽责、配合联动,不断健全责任制、严肃考风考纪、严格招生纪律、严密考务管理,考试招生工作总体平稳顺利。在看到以往成绩的同时也要意识到今年的两大考试仍然面临一定的压力。 第一,对于政策解读不到位等现象仍然存在,一定要防止小问题被放大。 第二,因为地方政府换届,不少同志市第一次接触到高考、中考相关组织工作。 第三,高考、中考的考生和家长们处于高度紧张、过度焦虑的状态,一旦在某个环节上应对不力、处置不当都会引起广大考生和家长的强烈反应。 基于以上的基本判断,各地各部门要充分认识今年招生考试安全工作的重要性、特殊性,牢固树立强烈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全力以赴把各项工作抓紧抓实、落细落小,确保招考工作安全圆满、万无一失。 进一步精细管理,把纪律制度执行到位 两大考试的组织工作点多、线长、面广,各地、各部门要加强工作的筹划、组织和实施,认真抓好几个重点工作: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及保密部门要强化对全市试卷保密室、监控室的管理,切实加大日常巡查监管力度,及时追踪整改发现的问题。要严格落实各项安全保密规定,认真执行安全保密岗位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坚决杜绝安全风险和隐患。要对各重点保密区域实行全过程视频监控,确保考前不失密、考中不泄题。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认真落实“一把手”负责制,层层签订工作责任书,明确要求、落实责任。要充分发挥标准化考点与网上巡查系统的作用,实行考试全过程、全方位的监控,及时发现、报告和处置突发事件。要强化监考教师的责任,加强考风考纪现场监督,及时发现、制止违纪舞弊行为。要切实加强诚信考试宣传,把诚信考试要求宣传到每一个考生、张贴到每一个考场,真正形成考试工作者严格执纪、考生自觉守纪的良好氛围。 各地、各部门要严把每一个环节,紧盯每一个细节,堵住可能出现的每一个漏洞。严格执行回避制度,提高准入门槛,认真做好选人用人工作,从源头上保证考务队伍的纯洁性和安全性。加大对考务人员的考试纪律教育和考务业务的培训力度,不断强化涉考人员责任意识,有效提高业务能力,坚决做到不培训不上岗,培训不合格不上岗。 要关注考生在不同阶段的需求,切实维护考生正当权益,及时为考生排忧解难,尤其是特殊、困难考生,在不影响公平的前提下提供个性化、人性化服务。要重视做好人员的培训、设备的调试、网络的维护,严格按照工作规范和规章制度办事。 对于近期“高考减招”等不实信息误导公众事件,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在加强研判预警、舆情监控的同时,过细做好家长、老师和学生的工作,加强宣传引导,有针对性地开展政策解读。释疑解惑,尤其是要把教育部提出的“五个确保”、省教育厅指出“三个稳步提高”的思想传达到每个考生和家长,及时回应考生、家长和社会关切。 进一步加强协作把各项责任落实到位 确保高考、中考工作安全平稳顺利,需要各地、各部门的齐抓共管、共同努力。 各地招委会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做到责任落实、制度落实、措施落实,保证信息通畅、指挥有力、运转高效,建立行之有效的高考、中考保障机制。 各地要将高考、中考组织工作作为当前重点工作,政府分管领导亲自抓、总负责。按照“分级管理、逐级负责”的原则,落实具体责任人,明确完成时限和标准,严而又严、慎而又慎、细而又细地保障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做到目标责任明确、政策措施到位、监督检查有力。 教育主管部门要承担高考、中考组织工作的主体责任,其他有关部门(单位)也要把高考、中考工作作为大事要事和分内事紧抓在手,共同做好各项相关工作。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奚爱国先通报了我市“两考”的有关情况,并就今年具体的考试工作作了部署。 去年我市“两考”工作取得的成绩 去年全市“两考”及招生录取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各方的通力合作下,继续保持了试卷安全“零事故”、考试组织“零差错”、考风考纪“零投诉”,招生录取“零失误”、服务考生“零距离”的良好成绩。 高考方面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全市普通类参考人数22403人,本一达线人数3503人。全省理科总分前100名中,我市有11名;文科总分前100名中,我市有12名,并有一名学生获得全省文科第1名。本二以上达线人数10489人,已连续九年超万人,比上年提高3.1%。 中考方面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全市录取普通高中人数20562人;录取空军少年航校9人,位居全省前列,其中一人文化成绩居全省第一。继续执行指标生政策,四星级高中指标生比例占招生计划总数的70%。 面对群众诉求,我们积极回应,强化正面舆论引导,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考生诉求。针对个别学校的胆大妄为和违规招生,我们积极争取省教育厅的支持,及时化解有关矛盾;同时,协同当地政府以及公安部门,对相关责任人坚决予以依法处置。 对我市高考数据进行分析,总结答题得失、提出教改建议。同时,稳步推进艺术学科进中考工作,艺术素质过程评价将从2017年秋学期七年级学生开始实施,2019年起,音乐、美术学科成绩分别以5分计入中考总分,以考试倒逼各地、各校重视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今年“两考”的基本情况以及招生录取政策和录取办法的调整情况 01 “两考”基本情况 高考方面,全市高考报名总人数24183人,比上年减少2477人。其中应届生人数22248人,占考生总数的92%;报考文科6301人、理科14838人。今年,全市高考共设6个考区、16个考点、759个考场,考生将全部按规定在标准化考场内参加考试。 中考方面,全市初三考生总数为35773人,比上年减少1392人。录取普通高中的计划数为19436人,普职比约为53:47。 02 高招录取政策和录取办法的调整情况 一是综合评价录取改革试点校有所增加。经教育部批准,综合评价录取改革试点在往年11所省属高校试点的基础上,新增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和南京林业大学等3所高校。二是高职院校分类考试试点范围扩大。在往年示范性高职院校单独招生试点的基础上,今年全省所有高职院校均可参加提前招生试点。同时,继续扩大注册入学试点院校范围,不断完善“院校+专业”录取模式,由计算机双边匹配录取,更好满足考生对专业的需求。三是录取批次适当调整。文理科类,将原来的本一、本二、本三3个批次,调整为本一、本二2个批次。调整后,统招录取分为提前本科、本一、本二、高职(专科)统招和高职(专科)注册入学5个批次。体育类将公办本科和民办本科批次合并为体育本科批次,高职(专科)批次保持不变;调整后,统招批次分为本科和高职(专科)2个批次。艺术类将公办本科和民办本科相应的小批次合并,将高职(专科)第一、二小批合并,即由原来的3大批7小批调整为本科和高职(专科)2大批4小批。四是志愿设置不断优化。与录取批次调整相适应,我省文理类、体艺类各批次平行院校志愿数由原来的5所增加到8所。同时,征求平行院校志愿数由原来的5所增加到10所,取消院校服从志愿。 03 中招录取政策和录取办法的调整情况 一是规范、整合部分学校及类别的招生计划。明确省泰州中学创新人才班面向全市招生,将省泰州中学原单独编制的面向三市一区的招生计划并入创新人才班招生。整合普通高中学校“照顾录取优秀学生运动员”与“招录体育特长生”两项工作,合而为一。明确省泰州中学创新人才班、普通高中体育艺术特长生、公办普通高中学校举办的国际班的招生计划单列,未用完的招生计划不转入该校其他类的招生计划。二是充实、完善部分学校的招生计划。将中等职业学校面向往届初中毕业生、未升学普通高中毕业生、退役士兵、农村青年等进行的学历教育和西部地区的招生,以及市外民办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和技工院校经批准在我市的招生,一并列入招生计划。三是新增2项照顾加分条款。对被追认为革命烈士的见义勇为人员子女,参加我市中考招生录取的,在中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加20分投档。驻泰部队和泰州籍现役军人的子女报考普通高中的,中考录取时按普通高中录取最低控制线的2%加分投档。四是调整四星级普通高中学校指标生政策。明确今年指标生录取在非指标生录取之前进行,同时将2017年和2018年设为过渡期,过渡期间由新老方法录取产生的差异,各市区教育局根据实际情况提出申请,可采用新老方法兼顾的办法予以照顾录取。从2019年起,不再进行过渡。对未完成指标生计划的四星级普通高中,将剩余计划调整为非指标生计划,同批次录取。 下一阶段我市“两考”工作的任务重点 今年高考文化统考将在6月7日至9日举行,中考文化统考将在6月15日至17日举行。目前,“两考”前期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全部完成,招委会成员以及“两考”领导小组均已调整到位,考试组织工作也由各地、各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能,有序推进。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要求。 二是狠抓制度落实,强化安全保障。 三是正确解读录取政策和录取办法的调整,主动引导舆情。 四是严格考务管理,规范操作流程。 五是加强诚信教育,严肃考风考纪。 六是强化中考招生纪律,明确违规处理办法。 七是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质量。 市政府副秘书长吉志铭主持会议,高招委各成员单位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表态发言 会上,市公安局、市环保局、市网信办、电信公司分别作表态发言。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递交责任书 会上,相关单位代表向王学锋市长递交目标责任书。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4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