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张敬华率团先后赴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就深化校地合作创新开展交流对接,并分别向两校师生作创新名城专场推介。
张敬华这样介绍南京:地位重要、特色鲜明、独具魅力。
地位重要:体现在南京有“三个身份”,即省会城市、长三角特大城市、东部地区重要中心城市。
特色鲜明:可以用古城、绿城、科教城、枢纽城、产业城这“五个城”来概括和描述南京。
独具魅力:体现在贯通古今的厚重感,崇文重教的书香气,山水城林的意境美,联通八方的便捷性,兴业创富的活跃度,守望相助的人情味六个方面。
发展定位上,结合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南京提出了“创新名城、美丽古都”的目标愿景。
建设“创新名城”:主要是立足南京的科教资源优势,进一步塑造核心竞争力,增强全球影响力;
建设“美丽古都”:主要是立足南京的生态人文优势,丰富拓展美丽中国建设的南京实践。
在空间上,南京规划的总体布局是“南北田园、中部都市、拥江发展、城乡交融”,明确的中心城区是“一主一新”,即江南主城和江北新主城。随着国家级江北新区的快速发展,南京将形成“一江两岸、南北呼应”的联动发展新格局,真正从偏重江南的“秦淮河时代”迈向拥江发展的“扬子江时代”。
北京大学▲
目前,有近3000名北大校友在南京建功立业。比如,北大91届数学系王继平校友,创办的南京诚迈科技公司,已成为国内最大的安卓操作系统开发商之一,是南京的“科技功臣”。再比如,北大程和平院士、鄂维南院士团队在南京建设的新型研发机构,北大工学院在南京建设的创新研究院,都是南京科技创新领域的“尖兵”。类似的“功臣”和“尖兵”还有很多。这些既是北大与南京协同创新的成功案例,也是北大支持南京发展的生动实践。
清华大学▲
清华积极参与、全力支持南京发展,一批又一批清华人在南京建功立业,目前在南京工作生活的清华校友达到2800人,超过江苏全省的一半,其中44%在各类企业,37%在教育科研机构,12%在党政机关。他们是非常优秀的群体,是各条战线的骨干。
创新是校地共同的追求,发展是校地共同的担当,张敬华向北大、清华师生发出最诚挚的“南京邀请”:你们有梦想,我们就有舞台;你们有需求,我们就有服务;你们致力人生出彩,我们一定全力护航。魅力南京欢迎你们!
南京为广大师生准备了“五个政策大礼包”,开辟了“四条发展直通车”。
“五个政策大礼包”:
第一个礼包,关于大学生就业创业
大学生来南京发展,可以享受到引才育才、落户安居等一条龙服务保障,并获得贷款贴息、场租减免等一系列优惠支持。
第二个礼包,关于创办科技型企业
针对初创期的科技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以及年薪50万以上的高管和核心技术人员,推出南京独有的奖励和补贴政策。
第三个礼包,关于新型研发机构
鼓励人才团队持大股,政府的投资平台将给予融资支持。对在南京组建的新型研发机构,每年按照绩效择优给予奖励。
第四个礼包,关于开展科技研发
大力支持科研人员申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支持科研机构联合企业建立面向大学生的“科创实验室”。
第五个礼包,关于政府公共服务
建立了人才健康的绿色通道,着力解决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问题,每年推出一批文化消费政府补贴项目等。
“四条发展直通车”:
一是公考招录直通车
采取多种方式鼓励和吸引北大清华学子报考南京公务员岗位。
二是事业单位直通车
对硕士、博士毕业生,每年拿出一定岗位实行定向直招进入南京事业单位工作,表现优秀破格使用。
三是国有企业直通车
对有意向到南京所属国有企业工作的北大清华学子,可免考直接试用。
四是培养选拔直通车
对在南京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工作的北大清华学子,均纳入上一层级后备干部队伍管理并给予优先培养使用。
南京教育在行动
10月21-24日,我市教育系统首次赴北京参加“宁聚计划·北大、清华校园招聘会”,现场为南京外国语学校、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招聘硕士研究生以上高层次人才。
本次校园招聘吸引了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20余所高校的优秀毕业生参加。最终,经过激烈的角逐,来自清华大学等高校的6位优秀毕业生脱颖而出。此次北大清华校园招聘会,是对南京市实施青年大学生“宁聚计划”政策的积极响应,也加深了北京等地高校青年大学生们对南京这座城市及南京教育的了解。
除了赴北京招贤纳士以外,南京市教育局还正式加入了“长三角教育人才服务联盟”。 近日,南京市教育局携有关区教育局、相关学校赴上海参加2018冬季长三角联合师资招聘专场,展示南京教育尤其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改革成果,同时发布了2019年新教师招聘需求,吸引了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高校的大批优秀毕业生前来咨询。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4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