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起,高校陆续发布了2024级本科新生大数据。记者统计了30所高校后发现,2024级本科新生基本过渡到了“05后”为主力的阶段,其中以2006年出生的人数最多,年龄最小的新生甚至到了“10后”。而从名字...
8月2日起,高校陆续发布了2024级本科新生大数据。记者统计了30所高校后发现,2024级本科新生基本过渡到了“05后”为主力的阶段,其中以2006年出生的人数最多,年龄最小的新生甚至到了“10后”。而从名字来看,“10后”爆款名字“子涵”开始频繁出现在各高校的新生花名册中,有的高校甚至一下子录进来二十多个“zǐ涵”。
2006年出生人数最多,首次出现“10后”
记者统计了包括南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在内的30所不同层次的本科高校后发现,2024级本科新生已经基本过渡到了“05后”阶段,其中,2006年出生的新生人数最多,个别高校还首次出现“10后”。
南开大学是今年最早发布2024级本科新生大数据的高校,发布时间为8月2日。按照年龄来看,南开大学以2006年出生的新生最多,共2813人;其次是2005年,1083人。年龄最小的新生出生于2009年,共3人。最大的新生出生于2004年,共53人。
南开大学2024级本科新生大数据
哈尔滨工业大学一校三区今年共录取本科新生7934人,以“05后”为主,其中,2006年出生的萌新最多,足有5664人。年龄最小的萌新出生于2009年,共有两人。
浙江大学今年共录取本科新生6503人,2006年出生的新生人数同样是最多,共4417人,占比68%;其次是2005年,共有1793人。
南京大学2024年共录取4038名本科新生,多数出生于2006年,其中,最年长与最年轻的新生拥有20岁的年龄差。
北京理工大学2024年共录取本科新生3900人,其中,出生于2006年的新生占比达到了68%。年龄最大的新生出生于2000年9月,最小的萌新出生于2009年11月。
华东理工大学2024年共录取本科新生4262人,同样是2006年出生的人数最多,共2817人。年龄最小的新生出生于2008年8月。
我省的中国海洋大学今年录取的4590名本科新生,大都出生于2006年。其中,年龄最大的出生于1995年1月,最小的出生于2008年12月。截至学校报到当日,最小新生尚不满15周岁。
山东财经大学今年共录取本科新生6960人,主要以2005、2006年出生的同学为主,出生于2006年的萌新人数最多,共有4228人;其次是2005年,共2317人。今年山东财经大学年龄最大的新生出生于1997年,27岁;最小的出生于2009年,年仅15岁,二者年龄差达到了12岁。
除此之外,个别高校还首次出现“10后”新生。
数据显示,东南大学今年共录取萌新4351人,其中年龄最小的萌新出生于2010年4月,叫谭锐齐,这是东南大学迎来的首位“10后”新生。而据清华大学此前发布的消息,2024级新生中,年龄最小的新生仅13岁,出生于2010年12月,通过丘成桐数学科学领军计划被录取至求真学院。
承让!“子涵”我们先用了
数据显示,“90后”给“10后”起名,“子涵”是重名率最高的名字之一。有趣的是,今年高校新生大数据中,叫“子涵”的还真不少。
据了解,2024年武汉大学共录取新生7325人,超过200名同学名字中带“子”“涵”。东南大学今年共录取萌新4351人,名字中带“zǐ涵”的就有22位。上海交通大学今年录取本科新生4838人,名字中带“子涵”也很多,比如张梓涵、赵子涵、周子涵等。华东理工大学今年共录取本科新生4262人,也有7个叫“子涵”。
你以为只有南方高校有叫“子涵”的新生?咱山东也有。
公开数据显示,济南大学2024级新生中,叫“子涵”的足有30个。山东理工大学2024级新生中,名字里带“子涵”的也有23人。中国海洋大学今年录取的新生中,也有15位叫“子涵”。青岛大学2024级7028名本科新生中,有10个“子涵”,7个“浩然”,6个“俊杰”。山东第一医科大学5120名本科新生中,也有5个叫“张子涵”。看来,“子涵”这个名字深得人心。
山东理工大学2024级本科新生大数据
当然,除了“子涵”,2024级本科新生中,叫“博文”“浩宇”“浩然”“一诺”的也不少。中国海洋大学今年就有13名新生叫“浩然”,还有9个“一诺”,8个“海洋”。山东中医药大学2024级新生中,167人同名同姓,此外还有15个“浩宇”、10个“一诺”、9个“佳琪”。吉林大学2024级新生中,叫“王浩宇”的就有10人,6人叫“王浩然”。华东理工大学叫“浩然”的新生也有11人。
南开大学2024级新生家长更钟爱“宇轩”。2024级新生中,共有104位萌新的名字中带“宇轩”,另外还有一位叫“朱穆朗玛”。
男生最爱工科,女生最爱语言和经管
新生大数据也透露出男女生在专业选择上的差异。
数据显示,南开大学今年共录取本科新生4193人,男女比例是1.09:1。其中,工科试验班(信息科学与技术)、理科试验班(物理与光电信息技术工程)、理科试验班(数学与大数据)的男生人数最多,共有2183人。女生们则更喜欢中国语言文学类、马克思主义理论、工商管理类,这三个专业(类)女生人数达到2010人。
2024年武汉大学共录取新生7325人,其中内地新生7137人,港澳台新生188人,武汉大学共有35个学院在全国范围内招生,其中,男生人数最多的是电子信息学院,其次是计算机学院,排在第三的是经济与管理学院。
作为工科名校,哈尔滨工业大学的男女生比例历来备受关注。数据显示,哈尔滨工业大学一校三区2024级新生的男女比例是2.6:1,其中男生总人数为5759人,女生为2175人。校本部男生占比最高的专业是材料科学与工程、数学类(电子信息方向)、飞行器制造工程;威海校区男生占比最高的专业是船舶与海洋工程(中外合作)、车辆工程、智能材料与结构;深圳校区男生占比最高的专业分别是工科试验班(智慧能源与低空动力)、工科试验班(智慧生态环境类)、工科试验班(先进材料类)。而在校本部的经济管理试验班、环境设计、数字媒体艺术,威海校区的环境工程、生物工程、经济管理试验班,深圳校区的建筑类(智慧人居类)、经济管理试验班、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男孩基本都是“班宠”。
北京理工大学2024级3900名本科新生中,男生人数为2588,女生为1312,男女生总体比例为2:1。其中,男生占比最高的专业是智能无人系统技术、未来精工技术、宇航与机电类;女生占比最高的专业是设计类、社会科学试验班(人文社科方向)、社会科学试验班(管理与经济方向)。
中南大学今年共录取本科新生8920人,其中,男生占比最高的三个专业分别是:土木安全类,男生占比79.87%;地质工程,男生占比81.54%;机械类,男生占比87.37%。女生占比最高的三个专业分别是:外国语言文学类,女生占比为82.27%;中国语言文学类,女生占比82.21%;音乐舞蹈类,79.87%。年龄最小的15岁,有两人。
中国海洋大学今年共录取本科新生4590人。录取人数最多的学院是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共录取新生768人;其次是工程学院,录取新生419人;排在第三的是海洋与大气学院,330人。中国海洋大学今年男女比例为11:9,其中男生占比最高的学院是工程学院,男女比例为81:19,女生占比最高的学院是新闻传播学院,男女比例为17:83。
中国海洋大学2024级本科新生大数据
山东建筑大学今年共录取本科新生6050人,男生占比为66%,女生占比为34%。其中男生人数最多的学院是机电工程学院,女生占比最高的学院是艺术学院。山东建筑大学2024级新生中,也是王姓最多。年龄最大的25岁,最小的15岁,年龄差为10岁。
学医,男生女生都喜欢
2024级本科新生大数据还对男女生比例进行了统计。记者对十余所高校的医科专业进行统计后发现,这些院校的医学类专业的男女生比例出现了趋于均衡的特点。
数据显示,青岛大学2024年共录取本科新生7028人,其中女生占比46.31%,男生占比53.69%。女生人数最多的学院是师范学院,男生人数最多的是体育学院。而男女比例最均衡的学院是医学院,男女比例约为1:1。
青岛大学2024本科新生大数据
山东中医药大学今年录取的萌新中,男生1717名,女生2614名,总体男女比例为4:6,而男女比例最均衡是医学院,竟然达到了1:1的奇妙比例。
山东中医药大学2024级本科新生大数据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今年共录取萌新5120人,其中1939个女生,3181个男孩。按照学院统计的话,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男女生比例最均衡的同样是临床与基础医学院,男女生比例约为1:1。
记者还对部分省外医科大学进行了统计。
数据显示,海南医科大学男女生比例最均衡的学院依次是临床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公共共生学院。其中临床医学院男生为47人,女生为46人;第一临床医学院男生为77人,女生为74人;公共卫生学院男生为50人,女生为48人。
广东医科大学2024级新生5529人,男生2506人,女生3023人,男女整体比例约为1:1.2,但是,第一临床医学院是男女生比例最均衡的学院,其中男生631人,女生529人。
温州医科大学2024级4110名萌新中,女生2114名,男生1996名,男女总体比例为1:1.06。数据同时显示,该校各专业男女生比例也有了一些特别变化,比如往年女生占比较高的护理学专业,今年男生比例竟然接近1:1。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徐玉芹)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4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