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下午,山东省庆祝第40个教师节暨优秀教师表彰活动在济南举行。记者了解到,大会对526位“山东省优秀教师”进行了表彰,3位教师代表向全省广大教师发出“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的倡议。以下是“践行...
9月10日下午,山东省庆祝第40个教师节暨优秀教师表彰活动在济南举行。记者了解到,大会对526位“山东省优秀教师”进行了表彰,3位教师代表向全省广大教师发出“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的倡议。
以下是“践行教育家精神,共筑教育强国梦”倡议书:
亲爱的老师们、同志们、朋友们:
大家好!
人们常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在学生们眼里,老师“吐辞为经、举足为法”,是知识、智慧和理想人格的化身。而对于我们而言,教师是职业,更是终生的事业。一声“老师”,蕴含着沉甸甸的责任与使命。
做教师,是幸福的,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伟大的时代。躬逢其盛,与有荣焉。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一系列暖心的政策措施,让我们每个人倍感温暖、备受鼓舞,更让我们充满期待、信心满怀。
做教师,是神圣的,因为我们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三尺讲台系国运,一生秉烛铸民魂。教师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职业之一,也是最伟大、最神圣的职业之一。我们不仅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而且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
做教师,是无悔的,因为我们肩负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重任,既当“逐梦人”又当“筑梦人”。教师工作让人辛劳,但我们不抱怨,这样富有乐趣和力量的人生是有价值的,我们愿意用双手厚植人民幸福之本、夯实国家富强之基、托举民族复兴之梦!
一年前,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并深刻阐述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今天,站在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系统性跃升的关键节点,党中央、国务院专门对弘扬教育家精神、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作出系统部署。
作为新时代人民教师,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不断提升教书育人能力,这既是我们做好本职工作的方向指引,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使命。
传师德、强师能、铸师魂、正师风,我们要自觉将教育家精神转化为内在价值追求和行动自觉,矢志在强师报国、育人育才中“走在前、挑大梁”,以实际行动答好“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时代考卷。我们每个人都责无旁贷、使命在肩。
值此第40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乘着全国教育大会胜利召开的东风,站在全省表彰活动的现场,作为受表彰群体的一员,我们向全省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发出倡议:让我们,践行教育家精神,共筑教育强国梦!
我们倡议,牢记心有大我、至诚报国,让理想信念深深扎根。坚定“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抱负,厚植爱国情怀、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永远听党话、跟党走,坚定做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坚定支持者、学生成长成才的护航者。
我们倡议,牢记言为士则、行为世范,让道德情操舒枝展叶。坚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做到崇德修身、严以律己、言行一致,默守一方净土,挥洒两袖清风,深耕三尺讲台,沐浴四季星辉,以高尚道德情操和人格魅力浸润感染学生,真正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者。
我们倡议,牢记启智润心、因材施教,让育人智慧履践致远。遵循育人规律、更新教育理念,创新育人方式、丰富教育实践,公正对待每个学生,严管厚爱、宽严相济,让花成花,让树成树,让每名学生都有学习成长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让每名学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我们倡议,牢记勤学笃行、求是创新,让躬耕态度薪火相传。始终处于学习状态,努力站在知识前沿,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勤于治学、刻苦钻研,不懈求索、勇于创新,不断提升职业素养,奋力当好学生学习知识、创新思维的引路人。
我们倡议,牢记乐教爱生、甘于奉献,让仁爱之心持续彰显。始终保持对教育职业的炽热情感,自觉将家国之爱、教育之爱、学生之爱融为一体,以大爱情怀滋润学生心灵,以红烛品质铺就成才之路,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甘为人梯,真正成为党和人民满意、学生真心喜爱的好老师。
我们倡议,牢记胸怀天下、以文化人,让弘道追求生生不息。开阔格局视野,永葆人文情怀。科学审视民族复兴战略全局、深刻洞察世界格局变化,用中华文明启智、以优秀文化润心,为民族复兴、人类进步、世界大同,培养更多具有历史厚度、未来眼光、中华气派、广阔视野的时代新人。
各位老师,各位同仁,齐鲁大地是一方教育热土。这里有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有勤学笃行的浓厚学风,有灿烂流光的教育长卷。在这里,一代又一代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的教育工作者,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教育家精神的深刻内涵,绘制了一幅幅弘扬教育家精神的最美画像。
或许,并不是每一名教师都能成为教育家,但教育家精神却应该成为我们每一名教师的独特气质。它将像璀璨星光,照亮我们的职业道路,激励我们在细微处彰显大爱,在平凡中成就不凡。让我们向光而行,追光而进。以师者之名,担时代使命;以教育之力,筑强国之梦。让教育家精神在齐鲁大地蔚然成风,携手共创更加辉煌灿烂的教育未来!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4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