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回答记者关于“高校科技体制机制创新”提问时指出,把重大任务的科教结合作为“发动机”,融入学科交叉和基...
优化重大科技创新组织机制,增强重大任务的科教结合原动力
进一步深入推进改革创新,增强重大任务的科教结合牵引力
在今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统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近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回答记者关于“高校科技体制机制创新”提问时指出,把重大任务的科教结合作为“发动机”,融入学科交叉和基础研究中,为原创性和颠覆性创新创造源头。
所谓重大任务的科教结合,就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强化科技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之所以要把重大任务的科技结合作为“发动机”,就是因为它能够在推动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科技竞争力方面发挥关键作用,通过科技和教育紧密结合,推动科技创新,应对重大挑战,尽快形成竞争优势,赢得战略主动。同时,重大任务的科教结合能够为国家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强大动力,有助于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为我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科技创新提供人才支撑,推动科研成果的加速应用转化,促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和市场化,为国家经济增长注入不竭的动力、澎湃强大的动能。
推动重大任务的科教结合是教育与科技的内在逻辑决定的。科技创新推动着人类生产生活各个领域的结构重组和流程再造,也深刻改变着教育组织模式和服务模式,科技创新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因此,科技和教育二者之间存在紧密的内在联系,双方同构共生、相互支撑、彼此依存、共同发展。高质量教育体系是科技力量可持续发展和创新要素可持续供给的保障,是源源不断培养造就高素质人才队伍的基础;高水平的科技发展体系、充满活力的人才队伍,又能极大激发教育的高质量发展。重大任务的科教结合实现了教育与科技创新的相互融合、相互支撑,使科技创新和教育逐渐呈现出联动推进、交融共生和深度融汇的新格局。
一方面,必须优化重大科技创新组织机制,增强重大任务的科教结合原动力。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加强制度政策和组织机制创新,开展有组织科研,充分释放人才活力、政策活力和机制活力。充分发挥举国体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强化科教结合的国家战略规划、政策措施、重大任务、科研力量、资源平台、区域创新等方面的统筹。完善国家实验室体系,优化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定位和布局,构建协同联动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体系。高校是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的结合点,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聚焦国家战略和世界科技前沿,组建科研大团队,统筹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创新力量、要素配置、人才队伍体系化、建制化、协同化,开展跨学科、跨领域协同攻关,深入开展使命导向、目标牵引的建制化基础研究,夯实科学基础,解决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燃眉之急”。
另一方面,必须进一步深入推进改革创新,增强重大任务的科教结合牵引力。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促进科技与教育、人才良性互动。完善科教协同育人机制,建立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分类推进高校综合改革,明确各类高校发展定位,建立分类管理、分类评价机制,引导不同类型高校在不同领域、不同赛道塑造并发挥优势,追求卓越、办出特色,更好满足社会发展对多样化多层次人才的需求。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完善学生实习实践制度,强化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协同,切实提高人才自主培养水平和质量。加快完善青年创新人才发现、选拔、培养机制,激发更多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担主角。同时,深化高校与企业合作,实现科技攻关过程、科研组织方式与育人环节、育人模式有机融合,形成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相互促进、融合发展的新格局。
科教一体育人才,我们必须牢牢把握科教结合的内在规律和时代要求,把重大任务的科教结合作为“发动机”,才能更好地推动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更加坚实地筑牢基础研究,实现更多的原创性和颠覆性创新创造,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蹄疾步稳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作者:张筠,系四川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区域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
《中国教育报》2024年11月12日 第02版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4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