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97年上大学到现在,韩莹琰已经与生菜“较劲”了20多年。
田间地头、实验室、教室,这三个点位串联起了韩莹琰每天的生活。身为大学教授的韩莹琰,一半时间给学生,另一半时间则给了蔬菜。
韩莹琰和生菜有特别的缘分,甚至她的微信头像也是一列列生机勃勃颜色各异的生菜。从1997年上大学到现在,韩莹琰已经与生菜“较劲”了20多年,致力于培育适合北京地区种植的优良生菜品种。目前,韩莹琰是北京农学院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同时也是植物生产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园艺专业负责人。
这20多年,除了培育生菜之外,作为教师的韩莹琰还培养了一批批兴农爱农的农业人才。她以激发学生兴趣、培养爱农情怀为出发点,大刀阔斧地推进课程改革,围绕首都菜篮子的关键问题,打造了一支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教学研究团队。
韩莹琰(左三)带学生在地里观察生菜。受访者供图
选育优质生菜品种,填补国内外空白
无论到哪里,韩莹琰放下背包的第一件事一定是到当地的市场调研生菜。20余年来,研究生菜早已成为韩莹琰的生活习惯。
生菜是当下再日常不过的绿色蔬菜,然而大部分人不知道的是,因为生菜专家们近20年来不懈地攻坚克难,才让这个曾经零星种植的娇贵“外来”蔬菜在北京落地、生根、开花,成为北京播种面积最大的叶类菜之一,进入了市民的日常食谱。
“生菜最早种植于地中海沿岸,性喜阴凉,当气温超过30摄氏度时就容易抽薹,直接影响生菜的食用品质,在北京的夏天很难种植。1990年以前生菜在北京极少种植,市场上更是难觅踪影。”韩莹琰介绍。
寻找耐热的生菜品种成为研究重点。为了满足北京市民对生菜的需求,只能一边从引进品种中筛选,一边培育本土种植的新品种。毕业后就职北京农学院的韩莹琰在2001年加入了范双喜(蔬菜育种专家,时任北京农学院园艺系副主任、现任北京农业职业学院院长)的生菜研发团队,参与研究的首要问题就是生菜的耐热问题。
在选育的背后,是团队成员付出的巨大辛苦。韩莹琰至今还记得,攻克耐热难题的那几年,几乎每天她和学生都要下到田地、走进大棚、扎进实验室。夏天温室大棚中的温度常常在40摄氏度以上,在里面工作一个小时全身就能被汗水湿透。在闷热的大棚里,他们要利用各种方法观察和鉴定生菜的耐热情况,并选出其中对温度最不敏感的品种。
经过不懈攻关,韩莹琰团队取得了系列创新成果。他们首次育成4个耐热优质新品种,填补了国内外空白;培育4个耐寒高产新品种,打破了国外品种的垄断地位;培育4个紫叶新品种,弥补了目前市场上以常规普通绿叶生菜品种为主的不足,满足了人们对于稀特蔬菜的需求。
据悉,韩莹琰选育的“北生”“北散生”“北紫生”系列品种已推广应用于北京、河北、山西、河南等地,使生菜由原来零星栽培的特种蔬菜迅速发展为优势蔬菜,成为菜农增收致富的重点选择。“北生和北散生等4个品种破解了我国没有耐热生菜品种的技术难题。”韩莹琰介绍到。
此外,韩莹琰还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在国内率先引进搜集生菜种质资源,系统评价种质特征特性,首次构建了生菜主要品种指纹图谱,为培育抗逆高产新品种奠定了种质基础;建立生菜形态、生理生化及分子生物学等多个相关指标组成的综合耐热性鉴定指标;创建生菜不同设施类型、不同季节茬口、不同种植方式高产栽培技术模式,有针对性地指导生菜周年高产栽培,实现良种良法配套,全年平均增产15%以上。
推进课程教学改革,让学生与土地建立情感连接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二十余年来,韩莹琰始终坚持用高标准、严要求培养学生。“只有学生掌握了过硬的专业技能,才能真正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我自己对于专业并非一开始就很感兴趣,而是一步步慢慢加深的。”韩莹琰回想自己的读书经历,告诉记者,她在中国农业大学就读本科时,对于自身的专业发展并不十分清晰,兴趣也谈不上多么浓厚。然而慢慢地,通过硕士、博士阶段一步步深入研究,就发现这件事情非常有意思,且有意义。“蔬菜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如果能培育出优良品种,为广大百姓的餐桌提供安全优质的蔬菜,是非常有成就感的。”
“我们的学生中,三分之二都来自城镇。”韩莹琰对近十年该专业学生的招生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发现,学生们对农村、农业、农民并没有深入的认识,更谈不上深厚的感情,因此对专业兴趣也不浓,甚至存在一定的畏难情绪。
她深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园艺专业为传统农科专业,主要讲授果树、蔬菜、观赏植物的育种、栽培等相关知识。为了激发学生们对农业、对蔬菜的兴趣和热情,让学生的学习化被动为主动,韩莹琰在课程上下了不少硬功夫。2013年,她将在国外访学期间学到的先进教育理念及方法经过本土化改良后落地生根,牵头组织了园艺专业核心技能课程的改革。
改革从哪入手?首先,韩莹琰把专业技能训练课(也就是学生们俗称的“种地课”),设置在理论课之前,也就是说,先“动手实践”,后理论教学,构建起实践—理论—再实践的螺旋式上升教学方式。
这在全国相关院校的技能课设置中从未有过先例。这样改革的目的就是,首先通过动手,先接触专业里的实践操作,对专业形成初步认知,消除学生们对专业的畏难情绪,培养学生专业兴趣和提升创新能力。
课程改革的另一项重要措施,就是改变实践课的教学模式。“此前的实践课,每项技能是分开训练的,实验员老师会为学生们准备好实践所需的各种材料,学生们只需要在课上按照老师指导进行操作,操作完学生就不用管了。”韩莹琰认为这样的方式存在很大弊端,对学生能力的训练较为分散、不连贯,学生们处于被动状态,难以培养他们与土地的关联和情感。
韩莹琰提出的改革措施是,给每一位同学分配一定的地块,学生自己成为课程的主角、学习的主体、土地的主人,由他们自主选择种植作物的种类,老师只在集中教学的时间进行指导,全程均由学生自己进行养护管理,收获的果实也由学生们自行安排。
“这种沉浸式的管理养护过程,学生们亲身付出了劳动,和土地建立了连接,也体会了收获的喜悦,对课程、对专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学生们掌握了园艺植物栽培、繁育及养护管理等方面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具备解决管理中出现的突发问题、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韩莹琰说道。
韩莹琰牵头组织了园艺专业核心技能课程的改革。受访者供图
以身垂范,培养学生爱农情怀
“只有对农村、农业、农民饱含热情,学生未来才能真正投身于这份事业。”在农业人才培养中,韩莹琰最为看重的就是爱农情怀的培养,也从没放弃寻求各种方法来培养学生爱农情怀。
教学改革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夯实了专业基础,更为重要的是,一入学就帮助学生们树立了“学农爱农”的专业精神和专业情怀。
“能够看出来,同学们对这个专业的兴趣大为提升。”韩莹琰说到。相关统计数据表明,教学改革之后,报名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愿意深入农村、了解农业现状的同学明显增多,学生在毕业时立志用专业知识助力农业发展,本专业考研率由20%提升至60%以上。
除了从课程改革入手增加学生对农业的情感外,韩莹琰认为重要的是老师率先垂范,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感召学生。
2022年7月,跟随北京市为实施首都人才发展战略、推动城乡人才一体化协调发展组织实施的“人才京郊行”项目,韩莹琰下乡挂职,被选派到昌平农业农村局进行历练,在这里迎来了她职业生涯中的新挑战。
挂职期间,韩莹琰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在梯田种植农作物,打造农文旅融合项目,提升农村地区经济效益,既保证观赏性,又要兼顾农作物的实用性,这个任务并不简单。
在这里,韩莹琰迎来了从未遇到过的难题和挫败,被各种不确定性包围。藜麦出苗率低、水源缺乏、时间紧迫、经费紧张、时间紧迫、极端天气影响……一年的挂职历练,面对各种突发问题,韩莹琰的内心已经足够强大,她没有选择逃避,而是勇敢地应对挑战,在韩莹琰的努力和村里人的全力配合下,最终实现“关关难过关关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主要职责是教书育人,做科研也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用更高的科研水平,来提升教书育人的质量。”从事教育工作20余年,韩莹琰获评北京高校优秀教学管理人员,2次获评北京市普通高校优秀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优秀指导教师,带领学生组建的灾后重建突击队入选“北京市青年突击队”。
“做科研要一丝不苟,对待学生要严管厚爱、用心用情。”这是韩莹琰一直秉承的信条。对她来说,最幸福的时刻就是看到学生的成长。“看到听到他们取得的成绩,比我自己取得成绩都要高兴。看着他们一天天成长,我感到无比幸福。”韩莹琰说道。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4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