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某学校参加了一个大规模的省内联考,结果班里选择生物学科的学生,全军覆没了!考了85分,结果换成等级分,成了65分,考了65分,结果成了“炮灰”,赋分成了40多,总成绩严重受到影响,这是这次考...
刚刚,某学校参加了一个大规模的省内联考,结果班里选择生物学科的学生,全军覆没了!
考了85分,结果换成等级分,成了65分,考了65分,结果成了“炮灰”,赋分成了40多,总成绩严重受到影响,这是这次考试中,发生在选择生物的学生身上的一幕。
另据已经掌握的全省数据来看,地理和生物是热门科目,而化学明显遇冷。根本的原因在于很多学生认为选择化学的都是优秀学生,担心在分级赋分中落于下风,于是不管是否真正喜欢,在学校和家长的诱导下,大部分学生选择了地理和生物。
一、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结果?
只要实现赋分制度,选择任何一科,都有人“占便宜”,有人“吃大亏”,但是,像这次这么普遍的赋分减少的情况,并不多见,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
1、生物考试出的题目过于简单,导致高分段学生比较集中,如果90分以上的学生已经占满了A和B+两个档,那么考80多分得,只能进入B档或者C档,赋分自然会减少。
2、选择生物的学霸多:学霸基本上以选择理化生组合为主,有的会选择物理生物和其他组合,在学霸看来,难度不大的生物,就是他们用来提分的,因为学霸居多 ,他们简单一些,他们的成绩就会集中在90多分,其他学生赋分就会低了。
3、考试人数过少:在赋分制度下,要想赋分相对公平,必须有一个考试人数做基础,这次联考虽然集中了中的学校,但是比起全省的考生,依然数量有限,赋分的偶然性增大。
二、为什么要实行赋分制度?
新高考的赋分制度,这确实为了追求公平,而采取的措施。为什么这么说?
举个例子:假如甲同学选择了物理化学和生物组合,乙同学选择了物理生物和地理组合,因为都选择了物理,所以两个同学都可以报考某个大学的计算机专业,录取谁,就要看总分,但是命题者无法弥补化学和地理试题的难度,如果化学比地理难,选择化学就会吃亏,反之亦然。
在这种情况下,专家决定采取一种相对公平的模式:看学生在所有选择这科目学生中的排名,然后根据原始分和排名,换算出一个等级分,这样就公平了。
比如这次考试中,生物试题简单,历史试题难,如果不采取等级赋分,选择历史的学生就吃亏了,选择生物的学生就占便宜了。
三、赋分制度真的完美吗?
新高考赋分制度,是为了追求公平而实行的制度,新高考模式相比现在的高考模式,进步不小,但是它真的完美吗?显然不是!
因为它忽略了一个最基本的问题:科目难度不同,选择学生的水平有差异!选择科目的人数也有差异,高校录取要求也有差异。
比如因为化学难,所以成绩差的学生不会选,而成绩中等的学生,怕成为“炮灰”而不敢选,最后只剩下成绩好的学生,一起赋分,然后这些学生又会分成不同的等级,很多学生因为排名靠后,而被赋出一个比原始分低很多的分数,比如考90分,可能会被赋分成70分,考70分,很有可能被赋分成30分。
而政治因为简单,很多成绩不太好的学生选择了政治,但是因为政治不好得分,所以学霸并不喜欢,这样导致选择政治的学生中,中下游学生居多,那么一些本来是中游的学生,就成了获利者,考了80分,结果最后被赋分成100分。
一个90分的学生,变成了70分,一个80分的学生,变成了100分,本来两者差距10分,结果考得好的那个学生,因为选错了对手,最后反而少了30分,这公平吗?
另外,在高校招生的制度上,也有一些缺陷:因为选科出现严重失衡,一些高校只能放宽选科要求,比如化学专业不要求选择化学,那么这些学生进入高校后因为没有很好的化学基础,到了大学后除了学得累之外,还很可能学不好,学不透。那就会非常严重地影响这些学生的成长,也会对化学研究和工业发展带来一定影响。
再比如一些高校的一些专业不限物理或历史模式,在录取时如果用同一分数录取实际上仍然存在不公平,因为物理和历史学科试卷难度很难做到统一。当然现在最突出的问题是选科明显失衡留下的很大的漏洞。
四、赋分制度,给我们的启示!
根据家长的述求,省厅的答复是全国8个实行类似模式的省份都存在类似问题,正在研究中。
比较可行的方法是人数托底,今次可能是主要针对化学学科,但这个方法一样能够适用四门学科。不管哪一门学科遇上这种情况,都可以有托底保障。从浙江、上海和湖南等地的做法来看,他们是确定托底人数。
虽然赋分制度不合理,但是现在既然实行了,就要努力去适应,那么对于新高一选课的同学来说,可以有几点启发:
1、认真学好自己所选科目,只要你都是处于“分子”上,不管任何,都不会对你产生不利影响。
2、要有优势学科,但是不要有弱势学科:优势学科,会让你获利,而弱势学科,会是灾难性的,原来差距10分,在赋分制度下,就可能变成30分、40分。
3、不是特别优秀的学生,尽量不要选择理化生的纯理组合,因为这个组合集中了学霸,竞争异常激烈。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4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