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人生目标、找到人生方向作为自我认知的重要一环,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初高中阶段,孩子容易出现孤独、失落、迷茫等负面情绪,“我是谁?”“我有什么有优缺点?”“我的未来在哪里?”如何让这些负面情绪逐渐转变成对自我的认识,让学生自主提出阶段性的目标、制定完善的人生规划是当下社会都在关注的话题之一。
本期系列访谈,我们邀请到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中心主任费俊峰与大家交流。作为一名投身学生心理健康教育20余年的专家,费教授帮助很多学生打开心扉,走出心理困境。他曾感慨:“心理咨询已经成为学生们的刚性需求,引导学生形成客观的自我认识、帮助学生走出负面情绪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人生观逐渐成为我们心理辅导工作的重点”。
嘉宾简介:
费俊峰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中心主任
精彩观点
新华网:
社会上常说‘年轻的一代是迷茫的一代。’孩子过于‘死读书,读书死’,从来没有真正为自己的未来规划和考虑过,不知道自己对什么感兴趣;也不知道自己未来想干什么。对于这样的观点您是怎样看待的?
费俊峰:
每个人在青少年时期都会有一个初步的职业生涯探索,进行自我认知的过程。“我是谁?”“我有什么有优缺点?”“我未来要干什么?”伴随诸如此类的问题,迷茫、无助的情绪也会出现,这是自然和正常的,它不奇怪,也很普遍。但是,家长、学校面对此类问题时处理方式往往是把问题往后拖,告诉孩子,“目前你的任务是学习,好好念书,这些问题等你上了大学自然会解决”。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课外辅导班,从表面上好像提高了孩子们的素质教育,但其实他们的视野并没有得到有效拓展。
如果到了大学再开始这样的生涯规划和教育其实已经算是亡羊补牢了。中学时期,尤其是高中,学校可以邀请一些不同职业的人跟学生分享职业、行业的实际情况,举办讲座;在假期进行一些社会职业实践。通过逐步了解,在高考之前就让孩子们形成一个初步的自我认识、知道自己的兴趣爱好、明确自己的理想行业,这对孩子的成长十分重要。
新华网:
从心理层面看,什么样的孩子是心理健康的孩子呢?
费俊峰:
世界卫生组织对心理健康有个标准;身体无疾病、心理无纷扰、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这里不仅仅要求我们在身体、心理上健康,更要与社会其他人保持良好的交往。我们现在看到很多学生患有自我封闭、退缩、回避人权,社交等心理障碍,他们更多地沉溺在电子游戏、手机、社交媒体中,这其实是非常需要改变的部分。健康的人不仅有自我的认可,还需要有良好的与人交往的能力。
我们也通过开展心理健康课程对部分学生提供心理疏导,帮助他们逐步形成对自身、对外界的客观认识。家长不应该让书本占据孩子的整个生活。孩子也需要交际,不要把孩子培养成一个“书呆子”。心中有理想、脑中有目标、做事有动力才是一个健康孩子应该有的状态。
新华网:
关于人才,您是如何定义的?
费俊峰:
关于人才的定义是基于不同的需要,它的界定不能一概而论。在不同的职业领域它所需要的人才素质要求是不一样的。每个不同的职业,都有不同的工作要求与特征,这个人才放在这个行业里可能会发光,但是放在别的行业里可能就被埋没了。
我们举个简单例子,有很多企业现在招聘的时候,他们往往选择表现最好的,但有可能那个表现最好的光顾着展现自己,实际上并不是这个企业所需要的。企业很多岗位是需要有团队合作能力、有良好沟通能力,能够有效地推动团队工作的员工,对于自我展示他可能是短板,但对于企业来说,他可能就是企业在寻求的人才。
新华网:
在九年制义务教育之后,学生会面临好多选择,有一个选择就是上普通高中,还有一个选择上职业教育高中。您对这两个选择有什么看法?或者说选择职业高中是不是就在高中阶段已经明确了学生自己的人生规划呢?
费俊峰:
在就业比较发达的国家,比如说德国,它有两套教育体系,一种是教育部的,一种是劳动总局的,在初中以后就分流。所以成熟的国家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收入差距没有那么大,甚至体力劳动者比那种读大学、读硕士、博士的他的收入会更高。在国内,而是成绩好的学生上普高,成绩差的上职高,我认为这个不是常态。
优秀的人,会有一个明确的自我认知,在初中毕业如果他确定了将来要做什么职业,他会有选择地往这方面的职业教育靠拢,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应该走什么样的教育之路。未来我们期望看到的不是博士文凭就能拿到高收入,而是职业教育的人跟读普通高中的人一样未来都有更好的发展,让社会健康运转起来。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4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