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2015年度“十位年度人物”和“十项主要科研进展”评选结果揭晓,蔡祖聪等十位师生入选我校2015年度“年度人物”,戴志晖等个人(团队)的十项科研成果入选我校2015年度“主要科研进展”。
近日,我校2015年度“十位年度人物”和“十项主要科研进展”评选结果揭晓,蔡祖聪等十位师生入选我校2015年度“年度人物”,戴志晖等个人(团队)的十项科研成果入选我校2015年度“主要科研进展”。
评选活动由党委宣传部牵头,在科学技术研究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人力资源处、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学生工作处(党委学生工作部) 等单位大力支持和协作下顺利完成。活动旨在营造全校实干争先、奋力拼搏的校园文化氛围,激励全校师生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为 建设有国际影响的高水平大学作出新贡献。经各学院、各部门提名和本人自荐,相关职能部门条件审核,广泛征求师生、学院和部门意见(其中“年度人物”评选增 加了网络差额投票环节),并报校务会审议,最终评选出“十位年度人物”和“十项主要科研进展”。
作为丰富和发展校园文化的一项工作举措,今后该项评比将每年进行。评选结果通过学校新闻网站、英文网站和微博微信等媒体平台进行发布。
蔡祖聪:地理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土壤碳、氮循环与全球 变化关系的研究,研发了强还原土壤消除作物连作障碍的方法。该方法不仅使在同一地块连续种植同一作物或同科作物成为可能,而且可以大量消耗作物秸秆,减少 作物秸秆田间焚烧对空气质量的污染,同时可以大幅度减少农药的使用,具有巨大的社会和环境效益。蔡祖聪领衔的团队采用该方法在海南乐东克服了被媒体称为香 蕉癌症或爱滋病的香蕉枯萎病,2015年在云南石屏解决了洋桔梗(花卉)的连作障碍问题。从2014年以来课题组已在国际期刊发表SCI收录论文9篇。由 于巨大的社会和环境效益,团队及其成果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蔡祖聪教授入选2015中国科学年度新闻人物。
陈书录:文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作为首席专家主持2009年教育 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其中撰写或主编并出版著作十多部,2015年4月教育部审定结项等级优秀。该项目是我校首批获得国家与教育部社科重大攻 关项目,也是我校第一个申报结项并获优秀等级的社科重大项目。作为首席专家2015年再次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资助。主编并出版“十二五”普通高 校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元明)及《中国文化通论》。
高洪俊:数学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2015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随机动力系统的有效动力学及其刻画”、发表SCI论文9篇,其中在Top杂志上发表论文2篇。
乐松山:地理科学学院13级博士研究生,中共党员。攻读博士学位期间, 取得一系列的科研成果,并入选“南京师范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培育计划”。在2015年发表科研论文8篇,均为SCI收录;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项;申请并发表 国家软件著作权2项;担任《Annals of GIS》等国际期刊审稿人。获得2015年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朱敬文奖学金、优秀研究生等诸多荣誉。2015年由学院和实验室双重选拔赴美参加GIS学 术论文写作研讨会,参会论文被审稿人评为最优并直接被GIS领域顶级期刊IJGIS录用。
郦 波: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任江宁织造博物馆馆长。2015 年,获聘担任国务院首届华文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2015年5月,为中纪委、监察部网站主讲“全党廉洁文化公开课”第一课,成为中纪委网站“廉洁文化公开 课”首位讲座教授。2015年6月、11月与12月,参与策划、录制并担任文化嘉宾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及“中国诗词大会”分别录制 完成并相继在央视一套播出,引发现象级传播与社会热评。
刘旺旺:公共管理学院13级硕士研究生。学习上,刻苦勤奋,2015年 先后发表科研论文4篇,其中一级权威1篇,二级权威1篇,CSSCI期刊论文1篇,各门课程平均分达90分以上,并顺利被我校录取为“学校发展计划”博士 生。工作上,担任班级班长和学生党支部组织委员,因工作突出,先后获得南京师范大学“优秀研究生标兵”、“优秀学生党员”等多项荣誉称号。同时,获得硕士 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和南京师范大学“朱敬文普通奖学金”等多项奖学金。
王嘉男:体育科学学院14级本科生,江苏省田径队队员,现为国家田径队 队员。全国青年跳远记录保持者,获得“十项全能国家级运动健将”“跳远国际级运动健将”称号。2015年国际田联钻石联赛上海站男子跳远季军。2015年 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跳远季军,成为亚洲首位进入田径世锦赛男子跳远项目前三名的运动员。
王永贵:马克思主义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2015年度入选中宣部 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获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2014年度影响力标兵人物,作为首席专家申报的科研项目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获 教育部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作为负责人的文科校级重点科研机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中心获批首批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基地,主讲课程入选中央“马工程”重点教材相应课程“精彩一课。
杨 光: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教育部“长 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兼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动物学科专家评审组成员、中国动物学会常 务理事暨生物进化理论委员会副主任、《Scientific Reports》《Integrative Zoology》编委等,在国内动物学界有很高知名度和很大影响。2015年领衔申报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江苏省生物科学品牌专业获得成功,并获江苏省 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张常宁:体 育科学学院15级本科生,现役中国女排运动员。2015年3月再次入选中国女排,在5月的亚洲锦标赛上团队获得冠军;9月在日本举行的第12届女排世界杯 世界杯比赛中,张常宁以主力主攻身份参赛,在比赛中发扣拦总计得到133分,为中国女排时隔11年重获世界冠军立下汗马功劳,成为2015年女排世界杯涌 现的新星。在2015-2016赛季全国女排联赛中,以总得分603分高居得分榜首位,其中进攻499分排在第一,发球51分排在第一,拦网53分排在第 六,最终她荣获本届联赛MVP,并获得最受欢迎运动员奖。2015年被共青团江苏省委授予江苏省优秀共青团员称号。
成果名称:Aggregation of Individual Sensing
Units for Signal Accumulation: Conversion of Liquid-Phase Colorimetric
Assay into Enhanced Surface-Tethered Electrochemical Analysis
作者:戴志晖
单位: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成果形式:论文
成果简介:戴志晖教授课题组基于原理移植的创新思维,将液相中分析物诱导金属纳米颗粒的聚集转化为电极表面信号斑的累积,从而实现对分析物的超灵敏电化学
检测。该成果得到国家基金和江苏省教育厅基金资助。于2015年7月9日发表在《美国化学会志》(JACS)上。该杂志是国际化学研究领域顶级期刊,影响
因子13.038。研究成果受到国际同行的关注。这一移植创新的观念为构建分析性能更优越的电化学传感设备提供了通用的方法论指导。
成果名称:《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通史》(4卷本)
总主编:公丕祥 龚廷泰
单位:法学院
成果形式:专著
成果简介: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发展进程研究”与国家“十二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精品项目的最终成果。本
项成果系统地研究了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的形成、发展和丰富的历史过程,是国内第一部全景式展示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史研究成果的学术力作。《人民日报》
2015年12月13日08版予以报道。中共中央党校政法部常务副主任卓泽渊2015年9月30日在《光明日报》发表评论《〈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通史〉:
马克思主义法学研究的鸿篇巨制》。“《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通史》项目结项暨马克思主义法学与全面依法治国学术研讨会”同年10月9日在北京举行。中国法学
会、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社会科学司等单位、以及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北京大学、中共中央党校、西南政法大学等单位研究马克思主义法学的一
流学者与会,并给予高度评价。
成果名称:Porous Molybdenum-Based Hybrid Catalysts for Highly Efficient Hydrogen Evolution
作者:兰亚乾
单位: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成果形式:论文
成果简介:氢气是一种理想的可替代化石燃料的高效清洁能源,如何大量地、低成本的制备和存储氢气是目前的研究热点。其中,电解水制氢是高效且环境友好的可
行办法。课题组利用多酸基金属-有机骨架/石墨烯复合材料作为前驱物,通过简单的一步高温煅烧直接得到了多孔的磷掺杂的碳包覆的二氧化钼和还原石墨烯复合
材料(MoO2@PC-RGO)。金属-有机骨架材料提供规则排列的有机碳,多酸提供普通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很少含有的Mo源。多酸规则的排列在金属-有
机骨架的孔道中,有机配体的支撑和隔离可以有效避免金属纳米粒子的团聚,易于制备均匀的小尺寸纳米材料。有效提高了电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因
此,MoO2@PC-RGO用作析氢反应的电催化剂,表现出与铂基催化剂接近的催化性能,是目前最好的非贵金属催化剂之一。该工作为设计合成新型高性能催
化剂,理解结构和性能的关系提供了新的思路。相关成果以“Porous Molybdenum-Based Hybrid Catalysts for
Highly Efficient Hydrogen Evolution”为题发表在Angew. Chem. Int.
Ed.(《德国应用化学》)上(2015, 54, 12928-12932)。论文被编辑选为Hot Paper,并被Wiley
出版集团的MaterialsView网站中英文亮点介绍。
成果名称:《金圣叹史实研究》
作者:【陆林】
单位:文学院
成果形式:专著
成果简介:《金圣叹史实研究》是2014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的一种,是在明清文学史实研究的大视野下,以金圣叹的身世、交游、著述情况为研究
中心,以史实考索的细密坚实为质量追求,以学术史评价为纵向考量思路,以问题研究、事迹编年研究和交游研究为架构形式,通过对相关问题的实证研究,厘清有
关金圣叹的基本事实,以期凸显或再现其人其事的历史具体性,展示以金圣叹为中心的明末清初一批边缘文人的人生轨迹,尝试为明清文学及文化研究寻求深度推进
和视域拓展之可能,并由此探索史实研究之于明清文学及文化研究的方法论意义。全书七十余万字,人民文学出版社2015年版。作者先后撰写有关专题论文40
余篇。其中发表在《文学遗产》4篇、《文史哲》3篇、《江海学刊》2篇,《文史》、《文艺研究》、《中华文史论丛》各1篇;在已经发表的专题论文中,被人
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全文转栽8篇、论点摘编1篇。复旦大学中文系邬国平在《文艺研究》 2015年12期
发表评论《作家史实研究的硬功夫——评陆林〈金圣叹史实研究〉》。
成果名称:《能源碳排放系统分析》
作者:田立新等
单位:校办
成果形式:专著
成果简介:本专著系统分析和研究了中国能源碳排放系统的演化规律及控制战略,揭示了合乎中国能源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性规律,建立了基于产业结构优化和能
源结构合理调整的新型节能减排动态演化模型。新理论新方法的引入,获得了中国能源碳排放系统分析的新成果和新政策建议。该成果获教育部高校优秀成果奖(人
文社科)一等奖和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奖一等奖。部分成果被国家社科规划办“成果要报”刊登,部分成果被省部领导批示并被实际部门采纳应用,部分成果发表并
被SCI、SSCI检索10多篇,引起高度好评。
成果名称:伦理视角下中国乡村社会变迁中的“礼”与“法”
作者:王露璐
单位:公共管理学院
成果形式:论文
成果简介: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2015年第7期。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成果。论文依据四个典型村庄的田野调查资料,提出当前中国乡村社会礼治
与法治共生与紧张的基本态势及实现两者互动整合的路径,对于转型期乡村秩序维护和社会和谐以及实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之宏旨,有
着重大的理论和现实价值。论文在研究方法和内容上体现了较大创新,被中国社会科学网等学术网站相继转载,在伦理学界、法学界产生了较大学术影响。
成果名称:中华绒螯蟹螺原体性颤抖病研究及防控
作者:王文等
单位:生命科学学院
成果形式:论文
成果简介:中华绒螯蟹(俗称河蟹)是我国重要的水产养殖品种,也是江苏省渔业重要支柱产业,然而河蟹重大疫病“颤抖病”阻碍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该病发病
率30%,死亡率高达70%-100%,2008年该病被农业部列为《动物疫病名录》中。王文教授团队历经15年探索和研究,明确了该病的病原是一种新型
的水产病原——螺原体,这是国际上首次在水生甲壳动物及水域中发现螺原体,引起了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王文教授被增选为亚洲支原体学会常务理事。研究团
队在国家和省级各类项目资助下,围绕这一水产新型病原——螺原体的发现,建立了一个从基础研究到核心技术再到应用的系统研究体系,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成
果,发表SCI论文40余篇,其中1/2是国际同领域排名前10%(SCI-Top)期刊,获得国家发明专利5项,制定国家行业标准1项;建立了有效的河
蟹螺原体疫病的快速诊断和综合防治技术,应用于南京、宝应、高邮、句容、兴化、常州、泗洪等市县,并在江苏其他市县及安徽、湖北、山东、广州等地推广应
用。使河蟹螺原体性“颤抖病”的发病率降低到3%以下,累计示范应用面积120万亩,辐射推广面积200万亩,为江苏省渔业做出了突出贡献,也为推动我国
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及地方经济做出了积极贡献。荣获中华农业科技奖二等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中华农业科技奖是面向全国农业行业的综合性科学技术
奖,是原农业部科技进步奖的继承和延伸,是农业部常设表彰项目。该奖重点奖励为我国农业科学技术进步和创新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
成果名称:《点校本〈史记〉修订本》(10册)
作者:赵生群等
单位:文学院
成果形式:专著
成果简介:《史记》修订本为国家重大文化工程“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订工程”首个成果,开创了古籍整理本全球同步发行的先例。此书新增校勘记3400余
条,修改标点6000余处。余英时教授认为“代表了当前中国史学研究的最高水平”,入选《光明日报》“2013年十大文化亮点”、《中华读书报》
“2013年十大文化事件”,获得教育部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江苏省哲社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多种奖励。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
电视台等作了重点介绍,目前,已有海内外200余家媒体300余次报道。
成果名称: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诞生及其构造气候意义
作者:郑洪波
单位:地理科学学院
成果形式:论文
成果简介: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中国第一大沙漠,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它向全球风尘系统提供大量粉尘,对全球气候环境产生重要影响。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诞生,是
新生代亚洲构造气候演化历史中的重要的和标志性的事件,是青藏高原隆升的重要环境效应,因此也是地球科学领域的重大国际前沿与研究热点。郑洪波团队围绕青
藏高原的隆升和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形成开展了长期的、系统的研究。他们对塔里木盆地新生代沉积地层(尤其对其中的火山灰/火山泥流)开展同位素测年,获得了
地层的年代序列。结合对风尘沉积记录的研究,确定塔克拉玛干沙漠诞生于晚渐新世-早中新世之交(约2500万年前)。研究成果以亮点论文发表于美国科学院
院刊(PNAS)(Zheng et al., 2015a
和2015b),部分前期成果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论文受到国际国内学术界关注,发表第一周下载量5300次,被科学网、新华网及大众媒体广泛报道。
2015年12月,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CCTV13)《新闻直播间》对郑洪波团队参与的青藏高原地球科学研究进行了专题报导——《问鼎昆仑科考记》。
成果名称:语言变革对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的深度影响
作者:朱晓进等
单位:文学院
成果形式:论文
成果简介:载《中国社会科学》2015年第1期,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3AZW007)阶段性成果。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应从语言变革对中国现代
文学形式发展的深度影响这一视角,呈现一部作为语言艺术的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中国现代文学是以"五四"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的语言变革为起点的,这场
语言革命以及其后各历史阶段的文学语言变迁,对包括形式在内的中国现代文学的整体发展都产生过深度影响,从而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演进和主要特征形
成的内在根源。深入探讨语言变革与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的互动关系及其规律,不仅能揭示语言变迁所营构的普遍的文学创作的语言环境,而且能发现包括文学体
裁和文体形式现象、作家的文体选择行为、文学作品的形式特征等历史成因,能对五四白话文运动及其后的一系列新的文学形式和文体现象,作出准确的阐释和评
价。这有利于更好总结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的经验,并为我们当今文学形式的发展找寻历史的启示意义。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4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