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科技大学持续深化党建共建,开展“卓越工程师”培训,校企共建联合实验室,将实训成果转化为优化智能产业线的实战能力,共同构建“课堂—实验室—产业线”联动的科研攻关生态。
江苏科技大学持续深化党建共建,开展“卓越工程师”培训,校企共建联合实验室,将实训成果转化为优化智能产业线的实战能力,共同构建“课堂—实验室—产业线”联动的科研攻关生态。
党建引领,共育船舶智造英才。学校以江苏省高技术船舶和海工装备产业链党建共建为引领,通过“融智、融创、融才”合作范式,成功打造联合实验室,共同培育懂技术、通产业、有担当的卓越工程师,为船舶工业持续输送创新动能。工程师班通过“双导师制”打破产教边界,将企业产业线实景融入课堂,使学员在智能算法等核心技术中淬炼直面工业4.0的工程素养。
多维联合,聚焦专业人才培养。组织学生参与实践与比赛,学校连续三年选拔优秀学子参加面向长三角各大高校的自动化设计大赛,取得较好成绩。鼓励优秀学子分享学习与实践经验,发挥朋辈示范引领作用。与企业合作编写产教融通船舶特色教材,引导学生在真实工业场景中锻造核心竞争力,为船舶行业智能制造注入新鲜血液。
三力破局,锻造产教“栋梁”。学校开展校企共建,培育掌握工业物联网、伺服控制等核心技术的青年后备工程师梯队,深化“双导师驻校+AI赋能”创新培养模式和持续优化“企业命题—院校解题”的协同创新机制,形成特色培养路径。秉持“自驱力、同理心、逻辑思维”三大人才成长标准,善用各人工智能平台构建技术认知框架,使学生在真实产业线数字化改造项目中实现能力跃迁。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