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停止校园欺凌、建设平安校园
  • 江苏自考报名-南京网络教育-教育培训--江苏教育黄页
  • 小宋通信商铺江苏移动手机套餐优惠多多
  • 司法考试 公务员考试 PHP教程 自考 注册会计师 会计证 统统免费下

法眼观校园 | 一位法律人对校园贷款的思考

:2016年12月04日 江苏教育发布
分享到:

近年来,各种校园贷款的广告逐渐充斥着各大高校。借助移动互联网的浪潮,如今在网上搜索相关内容,显示出的校园贷款机构或APP就多达几十种。这类名目繁多的校园贷,主打“放款快”“利息低”,很快就吸引...

近年来,各种校园贷款的广告逐渐充斥着各大高校。借助移动互联网的浪潮,如今在网上搜索相关内容,显示出的校园贷款机构或APP就多达几十种。这类名目繁多的校园贷,主打“放款快”“利息低”,很快就吸引了大批物质需求旺盛的大学生。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一时间大学生贷款在校园里愈演愈烈。

然而,事实真有这么美好么?最近一些关于大学生贷款的新闻,却着实让人们震惊。如《借10万有3万是利息!学生贷款背后的疯狂秘密》、《震惊!大学生网络贷款:利息居然这么高》等新闻中披露,所谓“利息低”的校园贷款,名义上月息“0.99%”,实际上年利率超过20%,更有甚者年利率达到30%或40%。名为“校园贷”,实为“高利贷”。这对于经济状况普遍一般的大学生群体来说,还高利贷显然让他们难以承受。而《河南19岁女大学生经历“裸贷” 随后的遭遇像噩梦》《揭秘“裸贷”黑链条:网上叫卖女生裸贷照片30元一张》这类新闻,更加让人看得触目惊心。种种乱象,直接将校园贷款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人们不禁心生疑问:校园贷款是否合法?大学生为什么会对这类贷款趋之若鹜?应该怎样避免自身陷入校园贷款的“陷阱”?

2009年,银监会下发通知,禁止银行向未满18岁的学生发信用卡,给已满18岁的学生发卡,要经由父母等第二还款来源方的书面同意后,信用卡便逐渐退出了大学生群体。随后校园贷款便取代了信用卡,开始进驻大学校园。借助网络,校园贷变得简单。一些校园贷款机构或借贷平台背后的实际放贷人,声称只要学生提供身份证和学生证信息,再填几个电话号码就能进行贷款。那么,这类校园贷款是合法的吗?

答案是:不一定。看待校园贷款问题不能一刀切,如从大学生群体的实际出发,针对学生专门设置合理的利息、符合法律的借款流程、正常的催收程序,只有满足了这些条件,校园贷款方能称为真正的校园贷款。然而由于校园贷款刚刚兴起,监管不严,一些浑水摸鱼的黑心校园贷款机构,看中了大学生涉世未深,缺乏法律意识和风险管控意识,借校园贷之名,行高利贷之实。以低分期利率吸引学生,用隐藏猫腻的手段,变相收取高额的利息。如媒体曾经曝光的某校园贷款平台,宣称月利率0.99%。但是当学生借10000元,分12期还时,却会被提前扣除2000元管理费。只有最终还款未逾期,2000元管理费最后才能退还。名义上10000元的借款,实际只贷款了8000元,最终还款金额却达到11187元,年利率更是超过了30%。

这种用所谓“低利息”蒙骗局外人的高利贷,在法律上如何评价呢?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明确,“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凡是年利率超过24%的贷款,超出部分完全可以不用归还。

然而,正是由于相当多的大学生缺乏基本法律常识,加上黑心贷款机构略带恐吓性质的催收方式,导致了一些不能按期还款的大学生,拆东墙补西墙,用新债抵旧债,一点点将贷款的窟窿越捅越大,最终自己深陷其中。特别是不能按期还款的女大学生,还会被一些无良的校园贷机构或放贷人以延长还款期限为诱饵,迫使她们签“裸条”。

所谓裸条,指女大学生拍摄自己裸体手持身份证件照片或者视频,同时将父母亲人、同学朋友的联系方式作为抵押。如果逾期欠款女大学生仍然无力偿还,放贷方就会威胁恐吓女大学生将公布裸照。如此交易,使得女生的尊严荡然无存。据媒体报道,在一些借款QQ群里,经常有人公开贩卖裸条照片。女大学生如果以为拍完裸照后及时还款,“裸条”一事就会化为乌有,那就太傻太天真了。裸照到了放贷者手里,游戏规则就由不得女学生操纵了。此种“带了颜色”的校园贷,在毫无信用、毫无尺度的规则中,极易触及到法律的红线。由于裸照直接关系权利人的人格尊严和隐私权问题,若不经权利人同意擅自传播、使用,轻则承担民事侵权责任,重则构成违法犯罪。发布裸照的人,如果是以营利为目的,则更涉嫌触犯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

在人们的普遍印象中,大学生群体的日常花销,较之踏入社会的成年人相比,并不算高。父母给的生活费,大多也能满足大学生的基本日常开销。抛开校园贷款合法性问题不谈,为什么这么多大学生热衷于贷款消费呢?

新闻中涉及的贷款大学生,很多并不是因为生活困难不得已而为之,而是用贷款去进行高消费。这类贷款的目的集中表现在购买新潮电子产品、高档化妆品等。个别大学生甚至借巨款,从事赌球等违法行为。今年3月份,据媒体披露,河南一名大二学生郑同学,先后在6家网络平台贷款近百万元赌球,最终输个精光,自身无力偿还,选择了跳楼自杀。这类让人痛心的事实表明,加强对大学生健康正确的消费观念教育,才是从源头上遏制校园贷乱象的解决办法。由于大学生大多涉世未深,喜欢新鲜事物,受同龄人及社会上一些攀比风气的影响,在大学校园里又远离父母的看护,因此很容易被一些诸如“分期,只为更好的自己”、“先消费,后付款”、“超前享受,没钱也能任性”的贷款标语诱导,进而借钱满足自己潜在的旺盛消费欲望。归根到底,校园贷款的盛行,是很多大学生并未树立健康合理的消费观念所导致的。

因此,大学生要结合自身需要,克制自身不切实际的物欲,科学理性地安排自身的消费计划,实事求是,拒绝过度消费,尽量避免超前消费。想赚取生活费,可取的方式是通过勤工俭学、在外兼职等方式来获得酬劳。真有不时之需,也要通过正当渠道,比如求助家人、老师、学校或正规的社会救助力量,获得帮助。如果实在要通过校园贷平台借款,一定要详细了解实际利率、还款期限、逾期后果等信息,应对其形式、方式做充分的了解,理性贷款。不能盲目在贷款平台上借入大量金额,免得日后得不偿失。女大学生更是要牢牢恪守自己的底线,不要触碰裸贷这根高压线,切勿因为自己的一时冲动,让自己悔恨终身!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多方都已介入,并试图改善校园贷现状。一方面,银监会等六部委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网贷整治工作的通知》,各地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积极配合相关部门规范整顿校园网贷业务。另一方面,从事校园贷业务的平台在舆论压力下纷纷转型升级,目前以校园分期消费业务为主的50多家中,有多家规模较大的平台正在退出校园市场。如9月初,趣分期(改名为趣店)宣布从校园市场转向社会信用卡消费金融用户;9月27日,名校贷宣布进军白领市场;壹宝贷10月初宣布退出校园贷市场。这对于规范乱象丛生的校园贷现状,可谓是一个良好的整治的开端。

青春,是美好的,她应该为你追逐心目中的精彩人生积攒更多的能量,而不是用来承受被铜臭和羞辱所代言的校园金融纠纷。从今天起,请和你身边的同学一起树立尊法守法意识,一起用理性的消费观代替盲从的虚荣心,对黑心校园贷大声说“不!”

[我要纠错]
文:王振袢&发表于江苏
关键词: 近年来 各种 校园 贷款 广告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点个赞
0
踩一脚
0

您在阅读:法眼观校园 | 一位法律人对校园贷款的思考

Copyright©2013-2024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

最热文章
最新文章
  • 卡尔蔡司镜片优惠店,镜片价格低
  • 苹果原装手机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