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立霜建议推动再生材料在临床上的应用问题,从孕期便可对畸形宝宝进行治疗。
推动新材料在孕期诊断畸形胎儿治疗上的应用、全面提高孕检技术水平……1月13日,北京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正式开幕。北京市政协委员、首都儿科研究所新生儿外科首席专家、主任医师马立霜今年带来的提案主要围绕出生缺陷结构畸形救治等方面内容,她建议推动再生材料在临床上的应用问题,从孕期便可对畸形宝宝进行治疗。
就在不久前,2024年度“十大医学影响力专家”名单揭晓,马立霜便是其中之一,她从事小儿外科结构畸形早期诊断、微创治疗研究30多年,携团队带领死亡率高达70%的先天膈疝(CDH)宝宝们突破重重难关、获得新生。她也因此在国际上率先提出CDH患儿的全方位一体化诊疗方案,从产前评估,到产后绿色通道转运,再到腔镜微创治疗紧密衔接的三级防控流程。
“我们已经有了很具实力的、国际国内领先的临床研究基础,下一步就是要让微创治疗技术、多科合作模式分点、分区铺开,让更多孩子得到更好的治疗。”马立霜以新生儿膈疝为例,产前排畸时,大多在孕17周至24周就会发现有胎儿膈肌缺陷(有一个洞)的情况,因其会影响心肺发育,死亡率非常高,可以说“产前诊断膈疝的100个孩子里,经过各种关口可能最终只有十几个能活着出生”,且经过复杂的围术期治疗以及外科手术,也许会对新生儿的健康成长造成影响。
因此,马立霜建议让优质医疗资源布局分配更合理。“我们提供一个干预性的治疗,会使胎儿出生后患病程度减轻。”其次,马立霜也建议推动新技术新材料在临床治疗上的应用。她以治疗新生儿长段缺失型食道闭锁为例,目前其团队已经开展了相关横向科研合作,将研发出的再生材料,可采用微创手术的方式治疗这一严重结构畸形,但在政策管理上,还难以界定这一材料究竟属于医疗器械还是药物,她希望通过和委员们的讨论,推动再生材料在临床上的应用问题。
“对于结构畸形的救治就是要从源头上解决,防治非常重要。”马立霜表示,因此,她的提案涵盖了从婚检到孕检以及治疗的全流程,“大家可以高高兴兴地要个健康宝宝。”马立霜笑着说道。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4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