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乐松分析,现阶段,中等和高等教育中普遍存在的价值观和心理问题固然有过度社会竞争的因素,但自小的人格培养环节缺失也是重要的原因。
今年北京两会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到,2025年要“强化学生、教师体质健康和心理健康建设”。同样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主任程乐松认为,目标达成的关键在于落实,“需要各部门真正将师生的心理健康落实到实践中,落实到师生的认识提高和获得感上。”与此同时,程乐松也坦言,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需要长期坚持,但社会管理十分复杂,“任何一个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很大的耐心,慢慢推进。”
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主任程乐松。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记者了解到,今年程乐松就心理健康领域带来了“关于加强幼小阶段人格教育的建议”。“我本身是做文化研究的,对人格的自我养成非常关注。”程乐松分析,现阶段,中等和高等教育中普遍存在的价值观和心理问题固然有过度社会竞争的因素,但自小的人格培养环节缺失也是重要的原因。在其看来,目前社会上大量存在的情绪不稳定、自我否定与悲观抑郁、成人巨婴等现象,都可以溯源到人格养成上的缺陷。因此,在幼小阶段进一步加强人格教育不仅十分必要,也完全可能。
何为人格教育?程乐松坦言,目前国内并没有关于人格教育的确切定义,总体而言人格教育可以包含生命教育、责任教育、尊重教育、挫折教育等方面,对生命的尊重和珍惜、对他人的尊重与自我尊重、对责任感和个人权利的认识、形成自律和面对挫折的能力、保持对问题的好奇和探索热情,这些应该成为人格教育的核心。“这实际上是比较宽泛的内容,在有了要加强人格教育的意识之后,我们还需要一个长期的摸索,逐步形成体系化的教学内容,将人格教育落实到场景化、常态化的教育教学之中。”
在程乐松看来,在“双减”的背景下,幼小阶段教育应该回归初心,其主要目标应是人格养成和锻炼意志品质,同时塑造良好的生活与学习习惯,形成初步的社交技能和团体意识。
如何加强人格教育?程乐松建议,首先要加强人格教育重要性的普及教育,甚至是共识的培育。在学校、家长和社会中形成共识,应该展开关于生命、自尊、自律、责任、挫折、好奇心、探索欲望等方面的人格教育体系性的探索,落实在幼小教学的实践之中。
其次,要把人格教育的内容和教育实践作为评价幼小阶段教育成果的重要指标,将人格培育的能力视为幼小阶段教师业务能力的重要考核项。特别要关注孩子在社交行为学习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自律能力、责任感和对于挫折的耐受力以及对自身生命的尊重、对他者的尊重,对社会安全和自身安全的自我保护意识,从而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格教育体系及评价标准。
同时,以人格教育的开展逐步淡化单一学业竞争带来的“内卷”和“虚无”问题,鼓励真正的素质教育和个性发展,让孩子在幼小阶段就打下健康的价值观基础。从而逐渐消除对生命价值的漠视、挫折的耐受力偏低、自我评价过于单一等导致的心理问题的隐患。
“在取得社会共识的基础上,还要积极鼓励家校社协同,一起为人格教育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特别是在挫折教育、生命教育、自律教育和好奇心塑造等方面,形成共识。”程乐松如是说道。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4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