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国民办高校面临多重挑战,招生滑铁卢,学费负担加重。据统计,全国各省份的民办高校生源都较难,尤其是广东等地。遭遇招生“滑铁卢”的学校众多,部分高校生源仍不足,甚至出现了“0投档”情况。
学校停办、教职工被裁员、上千名新生放弃入学、高考招生大范围缺额、志愿征集无人问津,甚至出现“0投档”情况……今年,民办高校迎来一记记重拳。
图源:小红书
过去三四十年间,民办高等教育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一路疾驰狂飙,驶入了快速发展时代。
据教育部数据,截至2023年,我国民办高校789所,民办普通、职业本专科在校生994.38万人,已然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庞大群体。
然而,寒冬之下不得不直面,曾经辉煌一时的民办高校,逐渐变得不“香”了。
招生滑铁卢,学费付不起
高校的运营需要大量资本投入,包括硬件、师资、管理、校企合作、招生等各个方面,对于民办高校来说,增加营收的“两翼”一是靠学费、住宿费的上涨,二是靠在校学生数量的增长。可以说,生源是民办高校得以生存的根本。
在今年高考人数创历史新高的背景下,民办高校却出现了生源荒。
以广东为例,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广东2024年高考报名人数为76.8万人,在全国各省份中,仅位于河南、山东之后。但在本科批次中,部分民办高校却出现大量招生缺额的情况,比如广州工商学院、湛江科技学院、广东理工学院等高校,第一次补录之后,学校缺额人数仍然较多。甚至有些考生已经被民办本科录取,但最终选择放弃入学,比如广东白云学院今年1477名新生拟放弃入学。
遭遇招生“滑铁卢”的学校并不是少数。
据悉,在广西今年第三批志愿征集中,不少民办本科院校的投档分数,已低于广西本科线30多分,部分学校的投档分数线已经低于35分,降到330分左右。即使大幅度降分,第三次征集之后,部分民办本科在广西的招生,仍然存在较大缺额。上海一所民办高校今年在江西、四川、河南、贵州等地招生都面临不同程度断档,更是在上海首轮投档创下“0报考”的纪录。
招生遇冷背后,是高昂的学费
以上海兴伟学院为例,学费标准一年149985年,仅学费加住宿费,本科4年共需向学校缴纳64万元,加上生活费和其它杂费,70万也不一定能读下来。让不少新生直呼“遇上学费刺客了”、“这个学真的上不起了!”
相比公办高校,民办高校没有生均财政拨款扶持一项,还必须自行承担办学场地、教师工资、校园硬件设施建设等多方面的开支,为了维持正常教学开展,一些民办高校不得不上调学费。
去年,南昌工学院、南昌交通学院、南昌应用技术师范学院等多所民办本科院校对2023年收费标准调整公开征求意见,三所院校本科专业学费标准均存在不同程度上涨,据公开资料显示,学费最大上涨幅度为51.52%。此外,广东、上海等地民办高校,近年来学费也不同程度上涨。
在付出昂贵学费之后,不少家长都期待孩子能有较好的就业,但如今全社会疯狂“卷学历”,民办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不容乐观,仍有一些隐形歧视存在,这使得部分学生在报考时更加谨慎。
与此同时,公办高校不断扩招,职业本科发展火热,也对民办高校形成了强大虹吸力。在“生源、竞争力和吸引力”三方困争之下,民办高校的“淘汰赛”,已经开始了。
“大浪淘沙”下的出路
当前,我国民办高等教育还存在盲目追求招生数量、专业布局大而全、质量提升困难等现实问题。在人口连续负增长及经济大环境下,部分业内人士预测,如果按照目前民办高校招生遭冷的情况,未来越来越多民办高校可能难以为继,如何生存下去,是亟待思考的问题。
全国人大代表、吉林外国语大学校长秦和曾提交建议,呼吁“加强政策引导,积极稳妥推动民办高等教育转型发展”,例如密切跟踪每一所民办高校的招生录取情况,建立预警机制,及早研究民办高校的退出机制。
在已经“危机重重”的高校忙于自救之时,另有一批优质民办高校正在崛起,为民办教育带来又一缕曙光。
特别是西湖大学、福耀科技大学、宁波东方理工大学等一批新型高水平民办大学的兴起,是否能走出民办大学的新型发展道路,目前仍是一个未知数。
民办高校应该思考,除了一纸证书外,教育带给学生的真正意义和价值,或许才是高校在大浪淘沙下的一条出路。
来源:商道洞见综合软科、热点文摘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4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