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快就猜对了,豆包好聪明呀!”“太厉害了吧,再来一局!”近日,在主题为“AI时代的数学创造”2025年北京市中小学数学节活动中,数学特级教师、北京市朝阳区教科院课程部主任钱守旺与AI“助教”,...
本报讯(记者 梁丹)“这么快就猜对了,豆包好聪明呀!”“太厉害了吧,再来一局!”近日,在主题为“AI时代的数学创造”2025年北京市中小学数学节活动中,数学特级教师、北京市朝阳区教科院课程部主任钱守旺与AI“助教”,带来了一堂有趣的猜数游戏课。
按照游戏规则,日坛小学二年级学生在1到100中随机选取了99。“这个数比50大吗?”“这个数比75小吗?”“这个数比88大吗?”……通过一次次的提问,豆包快速逼近正确答案。
“我猜,答案是99,对不对?”
“哇,答对了!”小朋友们兴奋地为豆包鼓起了掌。“它怎么这么快呀?”想到刚才AI选取数字、学生提问求解时,快要多出一倍时间的问答环节,大家不禁发出又着急又佩服的感叹。
“怎么能像你一样这么快地猜对?”小朋友们向豆包提问。
“这是一个利用二分法的问题。二分法的原理是每次猜测都能将数字所在的范围缩小一半,通过不断缩小范围来找到目标数字。”豆包回答。
互为“攻守”地玩了几轮游戏后,钱守旺打开豆包的回答记录,和学生一起分析起来:50、25、75、12、88……“每次豆包提问的数字都是剩下数字里的一半,这就是二分法呀!”学生们说。
同样的教学内容,钱守旺也用传统的方法上过——把选取的数字写在纸团里让学生猜,“但总感觉学生的积极性不是很高,不像今天这堂课这么投入、参与度这么高”。他把这种AI工具参与的学习称作“众筹式”学习,“在这样的课堂上,AI不仅是吸引低年级学生学习兴趣的玩伴,更能够启发孩子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探究”。
教室里,前来观摩学习的北京中小学数学教师挤满了门前门后和两侧。
陈经纶中学帝景分校数学教师李莉发现,教师驾驭学科教学的能力,决定了AI是“花哨的展示”还是“启智增慧”的关键。面对AI技术快速发展的新挑战,教师用好AI的关键,可能还要回到教师的基本功这个“老答案”上。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