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结束的第32届中国数学奥林匹克(2016年全国中学生数学冬令营)决赛中,江苏省数学奥林匹克代表队有三名同学获得决赛一等奖,他们全部来自南京外国语学校,
从南京外国语学校获得喜讯,在刚刚结束的第32届中国数学奥林匹克(2016年全国中学生数学冬令营)决赛中,江苏省数学奥林匹克代表队有三名同学获得决赛一等奖,他们全部来自南京外国语学校,均已进入国家集训队,被北京大学提前预录取,其中,男生丁力煌取得全国唯一满分最高分。
采访中,三位奥赛金奖选手透露,目前流行的小学奥数和中学生奥数差别很大,小学奥数中喜欢“挖坑”的行程问题、避免方程解题的做法,其实没什么必要。
记者 刘莉/摄
【太牛!南外三金奖全部保送北大】
评委称满分选手“太难得”
记者当天在南外见到了三位金奖选手和南外数学竞赛总教练黄志军。
高三(1)班丁力煌取得全国唯一满分最高分,据说奥数评委看丁力煌的卷子都看了好几遍,因为太难得了,答题完善、规范、无懈可击;高二(1)班男生朱心一取得全国前十;高三(1)班女生高轶寒取得全国前四十。
本届中国数学奥林匹克决赛有来自中国大陆的31个省、市、自治区及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俄罗斯和新加坡的35个代表队,共389名中学生,以各代表队前三名的选手总分之和排各队的名次,今年南外三位同学的总分位列全国第二,因此江苏省代表队也一举夺得全国团体第二的好成绩。按照政策,进入全国前60名进入国家集训队的同学可以获得保送资格,因此南外三名同学全部被北京大学数学学院预录取。
【惊讶!学奥数竟然是这样的】
奥数顶尖选手:小学奥数和中学数学学习关系不大
南京一大波小学生都在课外学奥数,有的学得很感兴趣,有的学得痛苦不已。而丁力煌、朱心一、高轶寒这三个孩子,已经成为全国奥数顶尖高手,他们是怎样学奥数的呢?
“小学奥数和中学奥数没什么关系,现在的小学奥数自成体系,出现比较多的应用题、行程问题、刻意避免方程解的题,到了中学基本没什么用。”朱心一的爸爸是数学老师,受爸爸引导,他从小就喜欢数学,也在外面学过奥数,他认为,小学奥数主要是培养数学兴趣和思维,学习内容中可能只有数论和组合与今后的数学学习有衔接。
几个金奖孩子认为,中学数学竞赛体系更加回归数学本质和数学精神,小学奥数注重思维训练,中学数学基本都是借助符号、图形推理进行数学问题研究。
南外金牌教练:课外奥数热冲淡了语文能力培养
“数学和语文是紧密相关的,现在很多小学生学奥数有一个误区,就是不重视语文能力培养。”南外数学竞赛总教练黄志军认为,现在小学的课外奥数热冲淡了语文学习,这其实是不利于数学学习的。
黄老师说,走数学竞赛这条路的孩子,首先自己要有学科热爱和志向,其次具备一定能力,不是每个孩子都能挑战数学竞赛这个项目。“这些学好数学的孩子不是怪才、偏才,而是优才,他们质朴,阳光,平和,内敛,低调,学习扎实,行为习惯大气、朴素,学习素养比较优秀,所以才能走得远。”
黄老师认为,小学生可以接触数学思维题,也就是俗称的奥数,主要是兴趣培养,但是家长不能忽略语文能力,因为学好数学的孩子一定是文字、符号理解能力好的孩子,数学和语文紧密相关。
【借鉴!奥数高手传授学习诀窍】
做初学者时打好基础不抢跑
丁力煌获得全国唯一满分最高分,他学数学有什么诀窍吗?
丁力煌说,平时要多想题。“竞赛不需要刷题那是假的,但限于平时的时间有限,不能拿出大段的整块时间来做题,于是我就利用零碎的时间。像坐在车上的时间,休息发呆的时间,甚至不想听的废话时间,都可以拿来利用。零碎的时间不能完整地写题没有关系,只需要有时间静下心来去想想题就可以达到差不多的效果。”
丁力煌说,要正确地估计自己的水平,在做初学者时打好基础。“现在有许多人初中时没有学好如何严谨地推理,就超前去学高中知识,如此抢跑导致这些人考试时即使答案正确也不一定能说得清楚。”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如果你想探讨数学之美,挑战自己,那就试着用下我的‘秘笈’吧!”
女生一样可以学好数学
作为一个参与数学竞赛的女生,高轶寒在竞赛的道路上曾常与孤独相伴,一些人的不理解会对自信心有所影响。“一开始我曾质疑过自己是否可以将这条路走下去,曾恐惧着别人口中‘女生到了高中理科会掉下去’的传言,但最终我还是选择了向传言、向困难挑战,沿着这条并不平坦的道路向远方的光明迈进。”
高轶寒希望自己的经历可以对喜欢数学的女生有帮助。“还有许许多多像我一样对数学有兴趣、比我有天赋却较为保守的女生因为这些流言停下前进的脚步,转而向被传统认为的适合女生的方向发展,其实女生不仅是在数学竞赛中,在其他各项学习之中都有自己的优势。”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4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