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动低空经济等新质生产力创新发展,深化低空产业科技融合创新,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创新赛事,记者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了解到,2025低空产业创新大赛将于2025年5月—6月在南京举行。大赛以...
为进一步推动低空经济等新质生产力创新发展,深化低空产业科技融合创新,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创新赛事,记者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了解到,2025低空产业创新大赛将于2025年5月—6月在南京举行。
大赛以“低空智航,构建低空产业科技创新生态”为主题,设置“启航赛道”和“领航赛道”两个赛道,各设一个主赛题。每个赛道各有侧重,旨在充分激发社会各界对于低空产业领域的兴趣与参与度,着重体现群体创新能力培养和支持的战略布局。
赛题设计紧扣低空经济“政”(低空政策规范)、“端”(低空装备研制)、“网”(低空智联网络)、“云”(低空运管服务)、“用”(低空场景应用)五大关键要素,以“技术创新+商业应用”为主要关注,聚焦低空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每个参赛团队或个人可申报不超过3个项目,每个项目只可申报1个赛道,参赛团队可在参与各赛道的同时揭榜攻关。
“启航赛道”面向高等院校在校生,侧重于挖掘在校学生的创新潜力,为低空产业未来发展储备创新力量。每个参赛团队可有1-2名指导教师。赛题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具体应用为支撑。鼓励参赛者在飞行器、基础设施等领域开展科技创新,利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设计新产品或改进现有产品,同时兼顾相关技术和产品在行业实践中的具体运用。
领航赛道面向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在职人员,自由职业者,鼓励多单位合作开发,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侧重于充分激发国际社会创新活力,引领低空产业创新发展方向。赛题以场景运用为核心,以融合创新为支撑。鼓励参赛者开展科技产业融合创新,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用创新产品实现创新服务,探索低空应用创新场景、打造具有市场潜力和商业价值的创新行业应用。
专项攻关类将定向发布2-3项行业难题,鼓励参赛者在参与各赛道的同时揭榜攻关,题目待后续通知。
参赛作品必须为原创作品,未侵犯任何他人的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及其他知识产权,且不得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否则取消参赛资格。评审期间,参赛团队须按照组委会要求补充提交参赛项目有关材料,并对材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负责。所有已提交的参赛项目和相关材料原则上不予退还。作品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现场路演、赛事答辩、飞行演示等。
现场路演环节,参赛团队直接面向评委及观众清晰介绍参赛项目,直观地展示项目的核心价值和技术亮点。路演材料主要为PPT和规定格式的项目申报书或其他必要的书面材料。赛事答辩环节,考察参赛团队对参赛项目的理解。除评委交流提问外,设置考察团成员提问环节,探讨成果转化合作。
飞行演示环节,对于涉及低空飞行器设计制造创新、低空应用场景创新且具有飞行演示需求的参赛项目,设置飞行演示环节,展示产品性能特点及应用示范。
即日起至2025年4月,各参赛团队须在大赛官网注册(官网待后续通知),并报送参赛作品。参赛作品以最后一次提交的资料为准。
2025年4月至5月,专家评审委员会组织参赛作品初评,确定入围决赛项目名单。2025年6月,决赛阶段采取现场路演(境外参赛团队可采用线上参赛方式)、赛事答辩、飞行演示、专家评审的方式,按赛道分组选拔。评审专家根据以上情况现场打分,按总分进行排名,确定获奖项目名单。颁奖典礼将邀请政府部门领导、行业协会负责人、知名企业家、专家学者等各界人士参加,嘉宾为获奖者颁奖。
大赛期间,还将举办相关论坛、展会活动,邀请国内外领先的低空产业企业、科研机构、高校以及相关投融资机构等参与,对大赛获奖项目进行宣传、推介,推动成果转化落地。
有关大赛项目申报书以及赛题解读,请查阅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官方微信号。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 杨甜子
校对 盛媛媛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