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停止校园欺凌、建设平安校园
  • 江苏自考报名-南京网络教育-教育培训--江苏教育黄页
  • 小宋通信商铺江苏移动手机套餐优惠多多
  • 司法考试 公务员考试 PHP教程 自考 注册会计师 会计证 统统免费下

北大硕士两次考博失败,携妻隐居深山11年,拒绝富豪同学的帮助

:2023年11月17日 焚情念旧
分享到:

城市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竞争越来越大,生活的压力使很多人不堪重负,选择回乡过着悠然的生活。近几年报道过很多成功的白领放弃几十万年薪,回家过起了田园生活,改造房屋,领着孩子在田间地野感受这自然...

城市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竞争越来越大,生活的压力使很多人不堪重负,选择回乡过着悠然的生活。近几年报道过很多成功的白领放弃几十万年薪,回家过起了田园生活,改造房屋,领着孩子在田间地野感受这自然的魅力。

而在十几年前,就有这样一对夫妻,他们做了同样的选择,而他们放弃比现代的年轻人更多。今天要说的这位主人公,他是北大硕士,两次考博失败,与妻子隐居深山11年,拒绝前去探望的富豪同学的帮助,他就是王青松。

受同学尊敬的“老干部”

王青松是河南人。79级北大国政系学生,那时候的学生都很朴实,没有什么潮流可言,而王青松的装扮可谓独树一帜,整日西装革履,俨然一副老大哥的派头。

坐立的姿势也都老干部范儿十足,即使从宿舍到教室的短短一段路,王青松也都西装革履,穿戴的一丝不苟,他的同学唐师曾调侃,他年长我几岁,但举手投足都透着重权在握的稳重,让我们情不自禁的敬重,甚至于晚上睡觉翻身都轻手轻脚,心中怀着敬畏。

也或许是比同学们都年长几岁的原因,他办事言谈也确实多了几分稳重。

本科毕业后,王青松又继续攻读了法律学硕士,毕业之后顺其自然的留校,学业和事业的规划完全符合他“老干部”的气质,再加上大学导师的光环,走到哪里都会令人高看一眼。

传播养生的“气功大师”

很多时候都会有难以预测的转折,1985年开始了一场席卷全国的“气功热”,对于从小在白马寺附近长大,对武功也学了一招半式的王青松来说,气功养生,是非常符合他心中的观念的。王青松自然而然的加入了练习气功的行列,但是他和别人不同,由于从小习武,他对气功有着不一样的理解,从最初的兴趣,到后来对他人的传授,王青松这条路走的水到渠成。

他的同学说这是王青松最成功的一次投机,而这又何尝不是因为王青松真正的喜爱和专注呢?这也许也是影响他后续人生路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

随着王青松讲座开办的越来越成功,他的名气开始变大,随之而来的便是巨大的财富,几百万元在当时是很大一笔数目。对于一个高校教师来说,这盆满钵满的财富,更应该让他往后的生活如鱼得水。

北大的法学院看王青松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便想让他给学院吸纳一些创收和人气,便开办了养生班,每人收费10元。养生班的开设,不仅让王青松收获了财富和名利,也让他遇见了自己爱情。

当时的张梅是外国语学院刚刚毕业的学生,出于好奇,来参加了养生班,这个小王青松12岁的女孩,第一眼便觉得他与众不同。

仿佛真如诗中所说的般,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王青松一丝不苟的穿着与气质,令张梅深深的着迷。

那时的王青松当真是风光无限,事业和爱情双丰收。

但是好景不长,气功养生的热度并没有持续很久。

两次考博失利的打击

1990年左右开始,人们对于气功养生的追求回归理性,热潮的退却,使王青松的境况一落千丈,或许是这几年对气功养生的传播过于依赖,他在学校内和学术上并无建树。他反省过后,准备重新找回自己,再次回归学业,准备考博。

学霸的底子还是有的,经过平日刻苦的学习,他单科和总分成绩都第一名,但是却在面试时被哲学系的汤一介先生拒绝;转年在考法律系时,亦然。或许是这几年的商业氛围让他沾染了过多的铜臭气,不再适合纯粹的科研环境。也或许他已然入戏太深而不自知。

在气功养生的熏陶下,夫妻二人对于生活的苛求越来越严重,在学校的事业并不尽如人意,使他们慢慢厌倦了社会纷杂的生活。

他们苛求自由干净的空气,想要回归到一片只属于他们的净土。

1994年,王青松和张梅在河北和北京的交界处,寻找到了一座山村,并包下很多田地,想要过着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那时的他们并没有彻底放弃自己的事业,所以每日往返需要很长时间,他们无暇顾及自己承包的土地,每日的奔波也使夫妻二人疲惫不堪。

彻底的归隐

终于在张梅学校要求老师必须学习计算机开始,张梅对冰冷的机器有种莫名的排斥,所以在学校提出这种要求时,她极度反感,遂下定决心,归隐山林。

名校的硕士生跑到山里去种地,这令当地的居民十分不解,背后议论他们是神经病,为了生活不被打扰,彻底的归隐,他们来到了大山深处,雇人搭建了一座屋子。包下的土地种着粮食,蔬菜,瓜果,彻底过上了自给自足的“桃花源”生活,而这样的生活,他们过了11年。

洗衣做饭都回归原始,不用洗衣粉,用皂荚,慢慢的他们甚至觉得外面的食物都是“有毒”的,不干净的。他的同学们听说他们的境况后,集体过来看他们,看见他们的境况不禁热泪盈眶,富豪同学说可以帮助他们,他干脆的拒绝并安慰道,不要紧,你不知道我内心有多快乐。

他们的孩子出生在大山里,学习启蒙都由他们负责,国学的教育尤为重视。童年在感受自然和父母全身心的陪伴中度过是幸福的,但是随着孩子的成长,对外面世界的渴望增强,看见飞机高兴的跑起来,甚至没有看见过山外面的世界,这令夫妻二人开始深思孩子的教育问题。

最终在孩子七岁的时候,他们决定重返社会,为了孩子的教育选择回归,说明王青松和张梅还是有些理性。

小结:

王青松的勇敢令我们钦佩,而他的思想却令我们无法苟同,人类的群居是本能和天性,他们追求的纯粹并不是心灵的释放,而是身体的“洁净”。

现代社会的“原始生活”并不适应时代的发展,而心灵的平和也不一定要在大山大地里寻找。适可而止,蕴含着祖先的智慧,凡是过犹不及确实如此,王青松和张梅的“极致”追求不应为我们所倡导,生活冷暖自知,理性的对待自己的选择更重要。

[我要纠错]
文:宋聪乔&发表于江苏
关键词: 城市生活 节奏 越来 越快 竞争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点个赞
0
踩一脚
0

您在阅读:北大硕士两次考博失败,携妻隐居深山11年,拒绝富豪同学的帮助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

最热文章
最新文章
  • 阿里云上云钜惠,云产品享最低成本,有需要联系,
  • 卡尔蔡司镜片优惠店,镜片价格低
  • 苹果原装手机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