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委员分享了自己对青少年群体身心健康的关注与建议。
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北京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即将开幕。1月12日下午,在委员报到现场,多位委员分享了自己对青少年群体身心健康的关注与建议。
帮助青少年将体育锻炼进行到底
体育锻炼是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北京市教委自2024年秋季学期起优化课间设计,将课间延长至一刻钟,让学生们可以有更多机会和时间走出教室、进行锻炼。
作为一线医务人员,北京市政协委员、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朱春梅对儿童健康问题一直很关注。她表示自己在对北京多所学校的调研中发现,青少年体质指数BMI偏瘦和超标的同学占比超4成,同时近视情况也不容乐观,且部分近视同学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青少年体育锻炼情况也不尽如人意。
如何帮助青少年将体育锻炼进行到底?朱春梅建议要从多个方面入手。首先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政府应加大对青少年体育的投入,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学校体育设施建设。同时,制定相关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参与青少年体育事业,形成全社会共同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良好氛围,比如社区提供更多的体育设施和场地,或与学校合作,开展社区体育活动,为青少年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
作为教育主管部门,新建校要优先保障校内体育设施和场地,推进运动场地标准化及室内场馆建设。加强全面督导,切实保障青少年的休息权,保障在校内的体育活动时间。也要改进评价机制,不要唯分数、唯升学率。还要加强对家庭和社会的引导,促进教育的公平、公正,促成家长和社会形成正确的教育观。
学校要完善体育课程设置、丰富课外体育活动,并合理安排相应的教学任务,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家长也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鼓励家长与孩子共同参与体育锻炼。面对孩子问题要主动寻求变,不可讳疾忌医。
建立健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联动机制
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同样需要关注。
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一小学教育集团党委书记、科学城分校校长商红领带来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防治工作的提案》。他表示,尽管目前出台了众多关于心理健康的政策文件,但在实际生活中,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防治工作仍面临诸多挑战。
商红领表示,目前,不同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存在显著差异,师资力量薄弱、教育资源比较匮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质量有待提升。同时,还存在着精神科医生数量无法满足社会需求,心理健康服务资源紧缺以及家庭教育中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度不高及能力不足等问题。
“建议卫健、教育、民政、公安、网信、共青团、妇联等多部门建立完善的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联动机制,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阶段性召开联席会议,共享工作进展,共同解决难题。”商红领表示,健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联动机制,通过家校社联动整合资源,有利于形成全方位宣传教育网络,提升各方心理健康意识和调适能力。
同时,促进学校心理健康工作提质增效,比如建立由书记、校长任组长的心理健康工作组,加大专业心理教师招聘力度,加强在职教师培训。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优化课程设置,编写科学教材,增加实践活动。选用专业监测工具,深入分析结果,建立档案并反馈给家长和教师,制定个性化干预方案等。
针对精神科医生供不应求的现状,商红领建议支持高校扩大精神医学本科专业招生规模,加大教学资源投入。
此外,商红领还提到,要积极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教授家长科学的教育方法和沟通技巧,帮助其建立积极的亲子关系,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推广家庭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建立资源库,包括心理健康手册、亲子互动游戏、在线课程等,方便家长自主学习和实践。搭建家庭教育服务平台,为家长提供线上咨询、课程推荐等服务。
家庭教育需要各方力量“拧成一股绳”
“我仍然持续关注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家庭教育,希望继续从市委市政府的角度做好教联体的建设,统筹好教育、体育、医疗、卫生各个方面的力量,转变家庭教育观念,让幸福的家庭助力儿童健康成长。”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儿童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边玉芳说道。
2022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实施,如今已经进入第三个年头。对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边玉芳始终认为,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依然很多,在“教育内卷”之下,父母过度的教育焦虑、对德育和孩子身心健康的忽视、家庭教育方法等问题仍待解决。
“我刚做完我国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建构的研究,我国,特别是北京的家庭教育指导体系已经建构起来了,但在专业化和观念转变上,要做的依然很多。”边玉芳介绍,从深度上看,网络上有很多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但专业性仍有待提升,要真正为家长“解渴”。此外,要有针对性,针对特殊儿童的家长要有专业指导。
广度上来说,边玉芳认为,当下大家都在为家长“赋能”,但更重要的是整合各方力量“拧成一股绳”,共同朝着一个目标努力。谈到教育“内卷”,边玉芳认为,家长的层次不同,卷的特点也不同,但是,家长要尊重青少年的成长规律,“我们理解家长关心孩子的心情,但每个孩子都有适合自己的成长之路,要发掘一条适合他的路。”
边玉芳建议家长和学校要互相合作、统一认识,不是为了孩子的学习共同努力,而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共同努力。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4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