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岗位匹配度提升的同时,大学生们也必须要面对的一个现实是:相对于秋招,春招时期企业释放的岗位数量变少。企业更看重求职者哪些能力?
4月1日下午,“2025年京津冀高校毕业生春季大型双选会”在北京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举办,200余家重点企业在室内室外摆起展台,学生们手持简历穿梭于不同的企业间,寻找合适的岗位。此次参会的企业涵盖高端制造、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金融科技等20余个行业,累计提供3000余个优质岗位,吸引了京津冀2000余名高校毕业生参加。
记者了解到,此次双选会由北京市教委、天津市教委、河北省教育厅联合主办。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年来,三地教育部门已为高校毕业生组织了百余场大型的各类招聘活动。下一步,京津冀教育主管部门还将持续推进三地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共建和共享,着力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4月1日下午,“2025年京津冀高校毕业生春季大型双选会”在北京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举办。新京报记者 王远征 摄
抓住春招关键期,学生求职更迫切
“工作内容主要是什么?”“工作地点在哪里?”“什么时候能有面试信息回复?”当日下午1点半,双选会刚刚开始,不少学生已经手持简历来到了现场,开始与招聘企业沟通交流。
学生们排队与企业招聘负责人沟通交流。新京报记者 王远征 摄
“我是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今天投递的都是计算机相关的岗位。之前一直在实习,但是没有什么跟计算机相关的实习经历。”来自北京农学院的大四学生张同学告诉记者,自己很希望能继续在计算机领域工作,刚刚也成功投递了两份简历。
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相关岗位也很受欢迎,不少企业展位前都排起了长队。来自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硕士研究生李同学的目标岗位是研发工程师,“这几年新能源汽车都特别火,我个人也很看好这个行业,所以想着能进北汽这类国企最好,更稳定些,而且有发展前景。”
记者注意到,还有三个月就要进入毕业季,在春招关键期,大学生们的求职意愿越来越强烈,也愿意从不同角度尝试求职。
来自北京工商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张同学今年6月将毕业,她和两名同学一起前来求职。“现场其实招聘材料学大类的岗位不少,但是我们的研究方向是高分子材料,研究领域不一样,所以找工作难度不小。”张同学告诉记者,临近毕业,在找工作时难免会焦虑,“我们现在除了投递专业相关的岗位,也会投递一些不限制专业的岗位。也有一些企业在去年秋招时就投过简历,但是没有回音。春招时再次看到,也会再试一试。”
现场还有不少来自河北和天津的求职者,也有高校的老师代替学生们前来。河北科技大学就业办老师赵莽莽带着该校学生的几百份简历来到了现场。“在整理简历的过程中发现建筑类、土木类的简历还是多一些,来之前学生们都已经选好了企业和岗位,在简历背面标注好了。我一会儿就帮他们都投递出去。”赵莽莽建议,“学生们可以边找边看、‘货比三家’,但不能老是处于比较之中,每个人都应该考量自己的实际情况。”
记者了解到,本次双选会吸引京津冀三地200余家重点企业参会,涵盖高端制造、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金融科技等20余个行业,累计提供3000余个优质岗位,京津冀高校毕业生2000余人参加。参会企业中,国企央企占比57%,专精特新企业占比9.2%,充分体现三地产业互补与资源共享。与此同时,线上还同步开启“2025年京津冀高校毕业生春季网络双选会”,打破地域限制,助力毕业生实现“云端求职”。
提高岗位与大学生的适配度
记者注意到,此次招聘会设置了六大主题专区,包括“京企直聘”北京市属国企专区、专精特新企业专区、北京企业专区、河北企业专区、天津企业专区以及信息科技大学专区,200余家招聘企业按区分布。
此次招聘会设置了六大主题专区。新京报记者 王远征 摄
北京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副主任朱况表示,为了提高参会企业岗位需求与大学生的适配度,已经多次通过“成功就业”微信公众号以及北京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信息网发布200多家参会企业的详细招聘信息,希望大学生们根据自己的所学专业和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来有针对性地做匹配和选择,然后再到场参会。
天津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王中喜也表示,双选会前已经提前将相关企业信息推送至全市54所高校,与高校的就业部门提前联系,并挑选相关专业的学生前来参会。
河北省教育厅学生就业创业事务中心主任姚增辉介绍,此次共组织了近50所高校的700名大学生赴京参与双选会。其透露,今年河北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为57.9万人,比去年增加了2.1万人,为了帮助大学生们顺利就业,高校主动走出去访企拓岗,了解企业人才需求,并根据其需求调整培养方案,增加供需适配的人才。“这次联合举办双选会也是通过把三地的优质企业聚到一起,给毕业生提供更多的优质岗位和企业资源,来促进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就业。”
在岗位匹配度提升的同时,大学生们也必须要面对的一个现实是:相对于秋招,春招企业释放的岗位数量变少。企业更看重求职者哪些能力?
一家“专精特新”企业招聘负责人告诉记者,其所在企业的应届生招聘已经接近尾声,但是还想借助大型双选会储备一些人才,“我们企业招聘岗位以研发技术类为主,目前还在招的都是管培生,博士、博士后,这样能够进入企业里做一些科研工作。在学历上,要求是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在能力上主要看专业以及个人综合素质。”他举例,除了学业成绩外,也会关注学生的论文发表情况、日常参与的科研项目等。
寒序科技(北京)有限公司CEO&联合创始人朱欣岳告诉记者,此次参与双选会招聘的主要是财务人员以及技术侧的芯片研发和人工智能算法人员,“在秋招的时候已经找到了比较心仪的人选,所以今年春招开放的岗位名额不是很多,但是我们更希望这些岗位能招到有专业知识,也有相对比较完善的实习实践经验的学生。”其透露,公司对毕业生的学历、毕业院校没有太多要求,更看重的是科研和实习经历,以及学习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态度。一般集成电路类硕士毕业生入职后,月薪在1.5万-2.5万元,年薪有三四十万元。
提升大学生就业力,AI模拟面试来帮忙
记者了解到,为提升毕业生求职竞争力,双选会现场还设立了“AI就业指导专区”,利用大数据和AI技术提供简历优化、模拟面试等精准服务。
学生们在“AI就业指导专区”排队体验用AI修改简历。新京报记者 王远征 摄
在现场,山西农业大学林学专业研三学生韩同学正在体验AI简历诊断。他将自己的简历拍照上传,没几秒钟,屏幕上就给出了一份简历诊断报告,详细分析了其求职的岗位与简历内容的匹配度,并从补充专业课程、细化专业技能、突出相关成果等方面给出了建议。
“报告对我的简历里的一些用词问题,还有课程方面都给出了建议。因为我的专业课程比较多,但是在简历里写得较少,它就建议我多写一些。”韩同学的目标岗位是遥感领域或者水土保持工程师、林业项目工程师项目管理等。
现场AI就业指导专区工作人员吴家俊告诉记者,除了简历诊断,目前,专区可以为学生们提供AI模拟面试、岗位推荐等服务。“学生选择自己的目标岗位之后就可以开始AI模拟面试,这里会先给出一个目标岗位的介绍,并结合真实的岗位招聘需求,总结出这个岗位的能力关键词、素质关键词以及岗位的职业发展路径。AI面试官与大学生一对一面试后,还会生成一个面试报告,会分析大学生在面试过程中的表达,也会针对每一个回答给出建议。同时还会有精准的真实岗位推荐给学生。”
在求职中,大学生的就业力十分重要。当天还同步开展了两项培训活动,其中一项是“双千计划—大学生职业能力提升培训”,邀请专家以“AI助力成功就业”为主题,帮助毕业生掌握人工智能技术在求职中的应用,提升求职竞争力。另一项为 “高中—大学全周期生涯教育主题活动”,为高中生解读招聘会用人单位需求,引导高中生提前规划职业发展方向,进一步夯实高中生生涯教育成果。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